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30日讯:当前,青岛正在不断推进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努力创新经营模式,持续推进现代设施农业进城。 快速发展。 8月29日,知名媒体“乡村振兴青岛行”活动前往青岛莱西。 通过参观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项目,他们在实践中找到了青岛现代农业发展的秘诀,为国家现代设施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并贡献“青岛经验”。
近年来,在青岛市的高度重视和推广下,设施农业技术日趋成熟,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在提供重要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乡村振兴。 以“36111”为支撑,青岛稳定生产供应体系不断完善,粮食产量年均超过300万吨,蔬菜产量超过600万吨,肉蛋奶产量超过100万吨。 、水产品100万吨以上、水果100万吨以上。 。
目前,青岛重要农产品支撑能力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一。 农产品出口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 连续两轮全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获得优秀名次。 今年以来,青岛正加快建设58个亿元以上大型农业项目、15条千亿级特色产业链、8条百亿级优势产业链、两条千亿级集群式产业链。
青岛莱西毛织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是村党组织领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产业振兴的典型代表。 主要培育和开发1200亩藤稔葡萄和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温室。 通过全面推行“六统一”管理模式,包括优良品种统一种植、生产材料统一采购、技术指导服务统一、栽培管理模式统一、标准质量统一控制、统一代码追溯。 年销售额可达1.2亿元,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00元。 一万多元。
为解决技术难题,产业园还与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合作,引进水肥一体化和绿色防控设施。 专业技术人员将来到园区指导种植户进行葡萄早期管理,真正实现绿色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园内建设的连体避雨温室是目前北方最先进的葡萄种植模式。 已获得国家级避雨栽培实用新型专利,每亩平均效益比以前增加3万多元。
不仅如此,产业园还创新共享财富公司模式,街道和国有平台公司共同参与,村集体合作社入股,引入红色合伙人等社会资本,推动社会资本下乡、青年人才返乡返乡,促进设施农业和农村发展。 振兴旅游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莱西,牛溪堡新村与青岛优百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红伙伴苗木培育示范基地”,通过18亩设施示范抗病高产苗木砧木和种植新技术温室。 建立集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的苗木产业样板工厂。
作为莱西引进的大型“农资”公司,青岛优百利农业科技是国内第一家独立、系统地开展全方位选种、灭毒、病害治疗、苗木环境消毒、植物健康防护的公司。 公司服务企业,打造“一中心、两基地”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科技示范园。 其中,获批的青岛种子种苗技术创新中心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整合,研发了一系列种子种苗健康生产技术,帮助种苗厂、种苗企业提高种苗健康水平,让每一粒种子都能够健康成长。
在乡村产业振兴中,龙头企业是打造设施农业全产业链、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中坚力量。 也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经营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艾泽富士生物科技作为一家从事设施食用菌生产、培育、种植的科技公司,在莱西总部基地智能工厂占地200亩。 依托自主研发的食用菌生产技术和设施农业装备,将农林废弃果树转化。 经过破碎、预湿、发酵等工序制成菌棒,可消化胶东半岛产废果木近3万吨,年产菌棒2000万支以上,产值140万元。 产品远销美国、西班牙、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出口销售收入2000万美元。
在莱西投入运营仅三个月,艾泽富士就与周边50余户农户达成合作,将他们的农村庭院改造成蘑菇房。 农民们利用“早晚”种蘑菇,年增收1.5万元,实现了“院子就业,‘早晚’致富”。
在莱西市,这样的现代化设施农业随处可见,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 截至目前,莱西市培育了粮油、蔬菜、水果、畜牧业四大主导产业和牛奶、肉鸡、猪肉、蔬菜、水果、花生六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链。 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产量超过100万吨,总产值超过34.5亿元。
可以说,莱西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背后,是青岛长期以来不断挖掘设施农业技术潜力和产出效益、推动设施农业成为支柱产业的缩影。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近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多部门在全国率先印发《青岛市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以“四新”“五化”为重点,实施种植业节能化、机化型现代化设施工程、畜牧业高效集约化现代化设施工程、畜牧业现代化设施工程等十大工程。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市设施蔬菜生产比重达到25%,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0%;设施种植业科技进步率和机械化率分别达到72%和58%以上。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青岛各区市、各部门把现代设施农业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市建设的重要抓手,高效协调各种资源,扎实有效开展工作。 。
例如,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向综合复合方向发展。 在打造产业振兴集群的同时,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智慧农业、都市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构建“一区、多个公园”。
即墨区通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引导农民依靠设施农业种植西红柿、豆芽等特色果蔬,集智能温控、远程控制于一体。数据采集、无土栽培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胶州市加快高标准农田和绿色粮增试点示范区建设,推动实施地藏粮、科技藏粮战略,全力推进国家级特色农业大白菜产品优势区、马铃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合力查黑猪综合产业园等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推动“红黄黑”产业升级。白”特色产业。
坚定不移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平度提出主导产业提质工程、产业融合发展工程、生态绿色改造工程、品牌示范引领工程四大工程,以务实、务实的举措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园“加速其运营“”。
砥砺奋进,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在“现代设施农业”上做文章。 一批产业集群发展、先进要素聚集、产业链完整、供给能力强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带正在山海间绽放。
闪电新闻记者辛鹏通讯员冯亚男青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