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梦茵、恽文举、唐怀志
科学安全利用耕地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维护耕地系统健康是当前我国面临的“卡脖子”问题。 乡村振兴促进法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建设和保护高标准农田”、“促进农村土地整理和科学安全利用农用地”。土地”、“实施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推进种养结合、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优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实施耕地保护、恢复、休耕”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等,把保护和恢复耕地放在突出位置。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保护和恢复耕地、建设生态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振兴。
我国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耕层变薄、有机质含量持续下降是严重问题。 根据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结果,全国耕地分为优良地、优质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占总面积26.5%的耕地质量较差。 与此同时,由于片面追求产值和长期积累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耕地质量在农业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明显下降。 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耕层浅化、容重增大、养分利用率低等问题。 问题是,东北地区黑土层厚度已从发展初期的80~100厘米下降到20~30厘米,部分地区耕地有机质平均含量也从开发初期下降。原来的3%~6%改为现在的2%~3%。 犁层厚度比适宜犁耕厚度低3-7厘米; 西北5省区耕地盐碱面积超过4000万亩,其中一半以上为中度至重度盐碱。
耕地有机肥施用不足。 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种养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利用率,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 但近几十年来,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模式普遍导致种养分离、畜禽粪便利用率低、农田大量使用化学合成肥料等问题。 化肥施用量占化肥总施用量的比重从1949年的99.9%到1990年的37.4%,下降到2000年的30.6%,目前这一比例已下降到8%到10%。
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已远远超过世界国家平均水平。 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为每公顷225公斤,但2017年我国单位面积农业化肥平均施用量达到每公顷434.3公斤,是国际安全上限的1.93倍,多个领域的申请量已超过国际标准上限的3.3倍。 据调查,我国农业集约区平均每亩每年施纯氮30-40公斤,磷20-30公斤,实际利用率不足40%。 过量未利用的养分通过固定、淋溶、挥发进入环境,造成土壤板结酸化、重金属超标、水体污染等,加速生态恶化。
耕地生态建设滞后。 耕地是典型的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粮食生产的基本功能和气候调节、空气净化、水文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多种生态功能。 这些功能取决于耕地的健康状况及其与周围生态系统的关系。 连接性和交互性。 然而,我们对耕地的生态功能关注不够。 耕地生态系统认知理念滞后,缺乏半自然农田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维护,耕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显着下降。 对耕地功能的单一认识也导致耕地常常成为生态建设和城市美化的牺牲品。 同时,耕地产品价格无法反映耕地经济产出以外的其他非市场价值,这也给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带来危害。 产生了负面影响。
耕地生态领域技术支撑不足。 耕地生态建设领域存在投资分散、整体科技创新度和产业关联度弱等问题。 农民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来科学设计复杂的农业生态系统。 在实践中,也缺乏新技术应用的探索,缺乏耕地生态保护的激励约束机制和政策。 耕地生态功能多元化开发利用、区域面源污染治理、农田半自然生境设计与管理、种养结合、技术创新等方面科技创新支撑力度还不够。标准,特别是适应和支持未来发展的标准。 “卡脖子”理论、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装备研发尚未完全突破,大部分成果尚未完全成熟落地。
我国耕地生态建设的认知探索与发展实践
从传统农耕文明到现代生态农业,我国对耕地生态建设的认识逐渐加深。 法国和中国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章节详细介绍了现代生态农业。 自然和生态安全的农业是未来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
我国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管理和技术手段,具有显着的科学性。 例如,《齐民要术》记载了轮作、种植绿肥、施用农家肥等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 种养结合,保持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我国保存的许多农业文化遗产都是种植业、养殖业与土地空间高效利用相结合的生态复合农业(渔业、畜牧业)系统。 对耕地效益、保护和恢复、维护农业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近年来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是生态理念宣传贯彻阶段。 在全球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巨大人口压力的复杂背景下,在传统生态农业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受国内外循环经济思想和方法的启发,人们认识到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的必要性。保护耕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生态农业工程,组织建设生态农业试点县,宣传推广生态循环理念。 通过因地制宜、政府支持、农民响应,我国南方形成了“猪—沼—果”等模式。 “大棚-养猪-厕所-沼气”等模式已经形成。 在三维循环模式下,畜禽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沼肥,为农作物提供高效有机肥,为土壤补充有机质,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土壤利用率。生态环境。
二是面向问题的“修复”阶段。 2003年,《关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若干意见》出台,以保护耕地为目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 配套工程及防护设施; 治理沙化土地、盐碱地、污染土地,改良土壤,恢复植被。 2006年,确定了116个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 现阶段耕地保护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主要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主,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耕地质量。耕地利用障碍的生态。 环境。
三是土地整理和生态修复阶段。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两轮全国国土整治规划发布,全面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坚持土地整治和生态保护相统一。 ,更加注重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农地整理要推进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建设,加强退化土地恢复和耕地恢复维护,充分发挥农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农田景观与生态功能. 充分认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考虑国土空间的系统性、完整性,优化空间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国土空间质量。 统筹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按照系统治理要求,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等活动,实现乡村振兴。恢复耕地,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自然生态安全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后,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利。 人们对耕地的需求不再满足于提供农产品,而是基于农民的就业和生存保障、农耕传统文化、农田独特的生态景观、生物栖息地、空气和地下水净化等丰富的社会生态需求。 乡村振兴的基础在农业,推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增加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供给,建设自然、生态、安全农业,促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模式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为优势产业发展和农业多功能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不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护恢复耕地、建设生态农业的实施路径
“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统筹管理”,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以此为基本原则,明确了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村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
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农业发展格局。 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主要功能区划,优化农业布局,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科学确定不同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的产业带和特色鲜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制定农产品主产区、城镇化地区、生态功能区的农业发展战略。 农产品主产区建设集中连片、设施配套、产量高稳、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 景观和绿化分区功能利用耕地作为绿心和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发展; 生态功能区建设集水土保持、生态涵养、特色农产品生产于一体,与山地丘陵环境相适应。 适应性生态农田从三大空间提出了针对性的农田和生态管护政策和方法。 同时,科学布局农业生态配套设施,统筹布局产粮大县、畜牧业大县沼气工程、沼液输送、有机肥加工、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等农业产业及配套服务设施县域,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
建立科学的国土空间利用控制体系,制定管控规则。 科学的国土空间利用管制体系是实现国土空间治理、加强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的主要措施。 2019年《国土空间规划三线统筹划定实施指导意见》明确了三线控制原则。 《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规定了国家层面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总体原则。 要以“三区三线”和国土空间规划区划为空间约束,坚持底线思维,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遵循空间主体功能定位,开展根据不同空间耕地特点,差异化利用强度和方式。 管控,形成差异化管控机制。 对于农业和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要重点探索区域混合用地管控规则。
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推动全区土地综合整治。 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基础,以乡镇、村庄为基本实施单位,全面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打造高效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生活空间集群、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坚持系统思维,着力从资源利用、要素配置、空间安全等角度协调各类空间行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安排统筹生态、城乡、产业、设施等格局,重点建设田、塘、秆、山、园、林、路等生态要素,修复退化污染农田生态系统,科学布局种植、养殖、绿色农产品加工业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形成绿色农产品产业链。 将耕地保护纳入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考虑,统筹优化布局、质量提升、面源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重功能。
加强科学管理,探索种养结合新模式。 育种周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养殖废弃物过多,很容易出现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养殖废弃物太少,有机肥来源就会不足。 因此,科学合理规划种植业和养殖业布局,匹配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最大限度地利用种植业和养殖废弃物,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条件。 我国耕地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等平原地区。 盛产小麦、大豆、玉米等谷物,盛产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 可部署在生猪、肉鸡、蛋鸡等集约化养殖和粮食需求领域。 畜禽业,缩短饲料运输距离,畜禽废弃物就近还田,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从产业总体布局推动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体系有效运行。畜牧业和种植业。
突出示范效应,打造耕地生态建设平台和抓手。 充分发挥示范县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国开展生态肥沃示范县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着的示范县、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区、大城市郊区农田景观和绿化功能较强的县、重要生态功能区县,可以开展国家生态良田工程。 创建示范县,保护和恢复耕地资源,充分发挥耕地生态效应。 设立国家和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重大工程,使重大工程成为点对点的示范样板和保障落实目标的重要抓手。耕地生态保护与恢复。 通过重大项目和示范建设,将实践经验升级为国家体系,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
加强土地利用科技创新与应用
《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国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国家鼓励农业科技成果的生产、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农业机械”。 科技创新是耕地保护修复的重要技术保障。 新技术只有通过推广应用才能实现真正的落地。
开展绿色生产和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研究开发适应和支撑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装备,遵循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规律,开展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技术研发,恢复田间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生态链。 如植物篱、生态沟渠、生态廊道、生态岛、防护林网等; 开发农业景观变化临界点预警工具,制定地方半自然栖息地设计和管理标准; 根据地区土壤特征和作物养分需求研究开发植物品种。 固定养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实现绿色优质农作物生产、畜禽养殖密度、粪便循环利用的高效匹配; 农业多功能综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高效安全利用、绿色生产技术体系研发; 耕地质量改良技术、面源污染治理技术、高产高效农机农艺组合技术、绿色种养一体化技术等研究。
强化相关政策保障。 落实国家一系列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绿色生产法律法规。 开展耕地生态评价,建立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监测监管体系; 理顺耕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制定相应政策,探索政府购买、生态补偿、市场化产权交易、绿色金融等方式。 在了解各类经营主体采取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形成针对不同经营主体的激励政策。 出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资、价格、金融、税收等促进支持政策,引导各类机关、团体、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生态农业。
加大生态技术推广应用。 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是广泛推广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友好村的有效途径。 不断开发不同地理条件下的耕地利用和生态修复、管护技术,形成相应的规范标准进行推广。 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部分生态保护修复科技企业的技术研发给予重点支持,为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组织培训学习,推动落地和规模化实现各项科技成果。
作者梁梦寅是自然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高级工程师,恽文举是自然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二级研究员,唐怀志是学院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农村工作通讯》202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