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上山之后又到了科普下山的时候了

【科技观察家】

◎孙悦

近日,一段有关“稻子上山”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大意是,某地开展的“水稻上山”工程,使得汛期降雨增多,大雨冲毁了梯田,令人悲哀。 同时,有文章称,“稻上山”只是“旧瓶装旧酒”的伎俩,本质上是毁林开田的形式主义。 文章中有“毁山成良田”等字样的图片。 文章发表后,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 一时间,“带米上山科学吗?” 成为舆论争议的焦点。

面对公众质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农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近日对农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的科学原理、适用条件、产量条件等进行了解答。 “稻上山”的探索价值。

该负责人表示,“水稻上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山地梯田种植水稻,而是由中科院朱友勇院士研发推广的一种杂交水稻雨养旱作新栽培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

针对“毁林开田”的问题,该负责人也积极回应,称“水稻上山”需要一定的条件,推广的梯田已经存在,并不是专门砍山打造的。和砍伐森林; 在丘陵山区,符合条件的梯田是在耕地上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根据实际国情和农业条件确定的。

此外,网上流传的不少图片、视频已被核实为假冒伪劣,与真正的“稻上山”项目无关。 比如,流传最多的图片是2018年云南某地土地整理项目的施工场景。

至此,“稻子上山”的舆论闹剧逐渐落下帷幕。 当热度退去,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一项本来可以带来效益的创新农业技术,为何突然因为被误解而成为被诟病的对象?

诚然,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由于造谣成本低廉,流量背后巨大的利益驱动,网民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搭讪”;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缺乏有效的科普也与此有关。 舆论闹剧密不可分。

当真相没有得到充分呈现时,谣言就会成为滋生的温床。 近年来,针对国内外科技领域的谣言和抹黑时有发生。 “什么?为什么?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只要把这些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问题向公众解释清楚,很多针对新技术、新产业、科技工作者的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

正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科普力度不够。 有时我们心胸太高,有时默默无闻,有时又太低调。 造成一定的损害。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当今时代,科普要充分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以更大的耐心、更平易近人的态度、更宽容的精神,尽力到达每一个普通人。 我们相遇的地方,必定有秀水、清山。

“水稻上山”的舆论闹剧已经结束,是时候科普工作“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