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闻网正在推进西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市农业综合发展主任会议上获悉,今年南昌市农业综合发展促进农业综合发展。 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管理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重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推进西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西峡园区是江西首个“民族品牌”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 也是南昌绿谷发展战略的“先行区”、“核心区”和“示范区”。 目前,“五区八组团”的发展格局已初显端倪。 形成了省内示范、中部一流、全国领先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据初步统计,去年我市在西峡园区安排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5个,财政扶持资金2836.6万元。 其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创新试点项目1个,国家土地管理项目1个,市级大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个。 值得一提的是,南昌甘坡(西峡)珍奇植物园PPP项目成功入选财政部第四批PPP示范项目,并创造了该批项目中全国唯一的三个项目:全国选定一项,由农业部门实施。 农业旅游项目,江西省唯一入选的农业项目,南昌市唯一入选的项目。
今年,我市将抓好西峡园区项目建设存量、增量、质量,扎实推进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实施,力争早开工、早竣工、早实现培育一批富有农业情怀、懂农业、会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高精尖农业和都市休闲农业,以“一点建设、九点管理”的理念,探索园区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 帮助园区打造具有南昌特色的现代田园综合体,引领南昌绿谷加速发展。
打造优势特色产业
南昌是鱼米之乡,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优越条件。 以优质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业已成为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富民强市的战略性产业。
我市始终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园区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引领和主平台,不断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去年,我市全面启动实施“一乡一园”发展战略,重点建设112个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园区总产值达53.34亿元,涵盖水稻、蔬菜、水果、苗木、中药材、畜禽、特色水产、休闲农业等8个主导产业。 目前,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35家,其中国家级12家,占全省的30%,省级111家。 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超过260亿元,年销售收入达到1718.9亿元。 4家农业龙头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据悉,今年我市将大力扶持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市场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重点发展特色畜禽、水产养殖、特色经济作物、花卉苗木、中药材、富硒农产品等南昌传统和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从品种源头、生产控制、加工销售全链条凸显品质,助力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把地方特产、小品种转化为带动。 ,一个让农民致富的大产业。 通过加快农业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升级,做好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教育、农业养殖等融合,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和整体升值。链。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进入新时代,传统农业正在加快向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经营主体也从“村村有火、户户冒烟”的千家万户逐渐转变。 已成为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新型主体。
统计显示,目前全市有农民合作社4500多家,累计投资超过130亿元; 有家庭农场9000多个,占全省耕地总面积40万亩以上的1/3; 专业种植、养殖大户8300多家,专业服务机构1300多个,会员1万余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南昌强农、兴村、富民的重要引擎。
按照“扶大强、扶优特”的原则,今年我市将扶持1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方面,拓宽支持范围,简化申请程序,采取先建后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构建“新型经营主体+连片土地”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管理+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一方面通过经营权转让、股份合作、订单农业、土地信托等方式。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大型农业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改造、服务带动等形式。 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我市鼓励新主体采取承包订单、股份合作、保本收益、入股分红等方式,通过产业链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发展和产业发展的红利。一体化。
实施农业生态综合治理
今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抓好土地治理等惠及千家万户的工程。 根据资源禀赋,土地治理项目资金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生态相对脆弱的地区倾斜,适当考虑具有一定生态平衡和环境再生能力的地区。 以生态脆弱地区或丘陵湖泊地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小流域治理,继续做好进贤县世行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 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大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饲养、加工的支持力度,在项目区推广节肥、节药、节水和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绿色循环农业。 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生产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将继续加大对贫困村的优惠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支持创建一批千亩特色项目。 新建种养项目、新建基地、新建园区,将农村土地经营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改善贫困村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产业扶贫打下坚实基础。 在产业支撑方面,我市将大力支持贫困村立足资源条件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支持发展一批具有显着优势的农民合作组织。发挥农民增收效应,建立项目支持 实施一批精准扶贫项目,因地制宜丰富群众收入,增加农民收入。 他们通过“输血”与“造血”结合,激发了贫困村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南昌日报记者 吴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