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和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研究,开展了在高原海拔达4700米的岗巴县进行的有关不同饲养方式对瘤胃上皮-瘤胃微生物互作效应对岗巴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分析不同饲养方式,揭示了舍饲改善岗巴羊生长的微生物学机制。相关的研究结果已在《微生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上发表,这是农业科研进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岗巴羊是一种著名的肉用绵羊品种,然而,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草畜矛盾突出,传统放牧方式难以为继。随着岗巴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升级放牧制度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近期的研究通过比较传统放牧、半放牧半舍饲及全舍饲方式下岗巴羊的采食量、体增重、瘤胃发酵参数、瘤胃上皮转录组及瘤胃微生物群落特征,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据研究发现,相比传统放牧,全舍饲可以有效提高岗巴羊瘤胃主要短链挥发酸的产量以及相关微生物类群的相对丰度,促进瘤胃上皮细胞增殖与分化功能,从而使岗巴羊体增重提高了15%以上,同时也为季节性舍饲缓解草畜矛盾,提高养殖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研究得到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是农业科研进展的一大突破。原文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近期的农业科研进展发现,瘤胃中的细菌与瘤胃上皮的代谢通路对于反刍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图2展示了研究发现的主要优势细菌,而图3则展示了瘤胃上皮富集的代谢通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发现,研究人员对反刍动物进行了多个实验,发现瘤胃中的细菌类群以及瘤胃上皮的代谢通路与反刍动物的体重和生长速度密切相关。将这些发现应用于农业实践中,有望提高反刍动物的养殖效益,进一步推动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上内容摘自micb.2022.908326/full,图1已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