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兴农”是我国针对农业发展提出的新理念。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农业产业大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撑。 无论社会发展是否快速,农业发展始终是我国发展的重要产业。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简要探讨如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 发展
1 我国农业科技改革
1.11985年改革
第一次农业科技改革的目标是通过调整科研方向,推动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发展转变,实现科研多渠道创收。 主要手段是在当时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改革拨款制度。
1.2 1992年的改革
第二次改革的目标是科技与经济结合,充分投入农业科技发展道路创新,形成“三三体系”。 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相关人员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也深入宣传了农业科技的优势和效益,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1.3 1999年的改革
第三次改革的目标是对科研机构实行分类管理。 可以说,这项改革一直持续至今。 改革的目的是分类管理,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速度,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现实依据。 但时代的快速发展阻碍了改革的步伐,来自各方面的机遇和挑战摆在面前,亟待应对。
二、当前社会发展对现代农业提出的问题
2.1 管理体系不明确
农业科技不仅仅是农业,而是涉及到很多部门和领域。 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一直处于一种模糊的关系。 虽然多个部门共同努力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但不存在管理层面的问题。 它是独立的[1]。 管理体制不明确,导致了管理问题上的诸多失误和疏漏,也给科研中潜在的腐败问题带来了可乘之机。
2.2 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主体地位不明确
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主体地位不明确是导致农业科技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 就像一群羊没有领导者一样,其他羊也会漫无目的地流浪[2]。 农业科技与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业科技的变化总是影响着市场的变化。 因此,农业科技始终面临着较强的风险和市场的强烈要求。 与此同时,我国农业无论是科研队伍的人才还是科研成果的运作都缺乏主体的建立,使得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主体地位日益不明确。 。
2.3 激励政策不足
激励政策是鼓励我国科研人员深入科研创新的重要手段。 尽管我国在农业科研领域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激励政策措施,但这些激励政策背后的科研人员面临的是繁琐的操作程序和申请程序。 限制步骤、客观条件等,诸多障碍让激励政策成为一纸空文。 激励政策不足降低了科研人员探究的积极性,也是阻碍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直观因素。
2.4 推广力度加大,成果转化缓慢
无论是科研成果的推广,还是科研成果向实际农业产业信息的转化,都存在一个致命因素——慢。 推广力度和成果转化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储备和培训紧缺、数量有限。 同时,科技向农业转化与职业农民培训衔接不够,导致成效不彰。 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理解与消化、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最终导致“慢”。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全面完善政策体系
3.1 进一步强化创新体系
进一步加强创新体系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举措。 部级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以农业生态和科研单位为基础,全面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管理职能和转化效率发挥科研成果的同时,在农业领域不断完善农业生物、农耕、机械等方面相应保障措施,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同时,借助相关配套措施,设立农业科技发展区域线,圈定农业科技创新。 指定领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
3.2 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
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可以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科研决心和科研进步的步伐,是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从科研经费和使用制度入手,确保科研经费落实到位,使用制度建立合理,进一步形成灵活的预算管理。 其次,建立考核评价标准,奖励表现突出的个人或机构,建立以科研学术理论与农业实践为主要内容、以社会效益为重点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打造农业科技创新。 新形势下全面奋斗、努力奋斗。
4。结论
农业技术创新是下一步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在农业领域一直倡导的发展方向。 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进步,是农业立足当前实际的基本内容。 本文对农业改革进程、存在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进行分析,从理论角度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点小小的贡献。 希望相关学者能够继续深入探索,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为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
[1] 李少华. 科技组织管理创新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J]. 农业工作通讯,2017(10):100-101。
[2] 苗瑞雪.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 南方农业机械,2017(1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