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 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由主食型向粮肉菜果鱼多元化转变

“随着人均GDP提高,居民膳食持续升级,未来中国将大幅增加动物性食品和油脂类需求,主食需求明显下降,肉类食用需求总量将突破1亿吨。”近日,中国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中国副院长叶玉江表示,当前中国居民食物消费正由主食型向“粮肉菜果鱼”多元化消费模式转变,膳食结构将更加注重营养健康。 “民以食为天”。加快大食物观视域下未来中国食物供需结构研判与调整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必要性、紧迫性、现实性和长期性。报告聚焦面向2035、2050年的中国食物供需适配方案,从可变收入弹性和理想膳食两个维度科学研判未来中国食物需求结构,进而探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重要农产品饲料粮进口格局优化方案与措施。 报告显示,假定中国食物需求结构变化符合世界一般规律,也就是,随着人均GDP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在满足基本需求后吃得越来越好的情景下,为满足居民食物消费需求,中国饲料粮缺口将持续拉大,未来应持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多措并举挖潜大豆潜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推进畜禽水产高质量发展。 若持续普及健康膳食模式,在建成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居民健康膳食转型,中国豆类、奶类、水产品等优质蛋白和蔬菜的人均食用需求将大幅提高,主食、肉类和油脂需求将明显降低。在此情景下,为满足居民食物消费需求,中国饲料粮缺口将逐步收窄,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推进奶业和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发现,到2050年,由于居民食物需求结构向营养健康转型,中国可调减口粮播种面积和肉蛋类产能,肉类产量可调减28%,其中,猪肉产量可减至4002万吨;鸡蛋产量调减10%,减至2720万吨。但需大幅提高乳制品和水产品等优质蛋白来源供给产量,牛奶和水产品产量均需增幅一倍以上,分别增产至10453万吨和15100万吨,这将大幅提升蛋白饲料消费需求。 报告建议,中国需持续做好居民食物需求变动监测,加快构建营养导向型的食物供给体系,适时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降低大豆进口依存度。综合研判国内饲料粮缺口,持续调整优化主要饲料粮进口格局,降低大豆等蛋白饲料原粮进口集中度。 (单位: 中国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