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玉米单产创佳绩 乡村振兴谱新曲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生产,从粮食稳产、增产、高质上想办法、下功夫,聚焦玉米单产提升行动和绿色高产高效项目,按照“三田两区四支撑”总体思路,创建了旗有万亩片、镇有千亩方、村有百亩田的示范新格局,提升了玉米单产,为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打好基础,使粮食生产更具优势、底气更足,谱写了一曲丰收的赞歌。

近期,、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农牧部门专家组成的测产团队对乌拉特前旗2024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培育主体种植的玉米高产百亩示范田进行了实地测产,最终大佘太镇南苑村百亩示范田平均单产1473.27公斤,刷新了自治区玉米单产纪录,较2023年全区玉米高产纪录1439.4公斤提高33.87公斤。在百亩示范田中,额尔登布拉格苏木阿日齐嘎查节水灌溉专业合作社百亩示范田平均单产1432.66公斤排名第二;在万亩示范田中,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南苑村平均单产1266.2公斤,创自治区万亩玉米连片种植单产新纪录。

玉米测产现场(谢佳卉 摄)

“做这个高产示范田,一方面是要验证乌拉特前旗有高产潜力,再一个要推广一些先进的实用技术,把玉米的增产潜力发挥出来,通过玉米绿色高产高效项目,小面积高产攻关示范,带动技术推广和大面积的均衡增产。”乌拉特前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光说。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践行新质生产力,克服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作为头等大事,向优质高效、绿色生态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撑,今年,大佘太镇南苑村南苑一组示范区,应用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平均种植密度达6000株以上,较传统种植密度提高1000株左右。通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减少肥、药投入,降低种植成本约30元/亩,并且通过新技术推广,项目区节约用肥 60万公斤,节水3000万立方米,增加产值7128万元。农田管理有了更多的“科技范儿”,不仅成本更低,还实现了玉米单产水平的显著提升。

航拍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南苑村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示范区(王泽浩 摄)

“今年我种了1000亩左右玉米,从不同的密植程度,我都有自己的试验种,这个是最高产的玉米。田间管理前期一直控水控肥,液体肥加固体肥带动,产量挺满意的。”大佘太镇南苑村种植大户李保东说。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现在是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核心技术。它包括了几个方面,第一选用耐密品种,第二合理密植,第三滴水起苗,第四精准化控,第五进行合理灌溉和施肥,第六一喷多促进行预防。这六大精准技术集成以后形成了玉米密植精准高产技术,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中国作物科学研究所博士薛军说。

乌拉特前旗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种植新模式,推动农业生产转型升级。今年,额尔登布拉格苏木阿日齐嘎查节水灌溉专业合作社,积极与蒙禾塔拉草业有限公司对接,公司投资120余万元打造形成“智慧农田”建设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由领办合作社,联合周边种植大户,成立社会化服务公司,引进当地龙头企业,带动辖区千余亩农田,在示范的基础上增点扩面,发展节水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保姆式”服务新模式,实现玉米作物稳产、高产。

航拍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阿日齐嘎查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示范区(王泽浩 摄)

乌拉特前旗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正集中全力,集聚了各类资源与力量,致力于推动的深入实施。通过这种集中的努力,乌拉特前旗正逐渐展现出其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排头兵的姿态,并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单位: 中国作物科学研究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