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上旬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4.3元/千克,与5月下旬相比持平。生猪价格持续磨底,对于产业链企业而言,控制成本尤为重要,而在养殖企业的长期成本中,育种是关键的一项。
我国是全球最大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总体产能快速发展,规模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在养猪最核心的环节——生猪育种,却长期依赖进口。
为了补齐短板,牧原股份、新希望、温氏股份、大北农、顺鑫农业等企业均建设了育种产线,加码培育“猪芯片”,逐步缩短与国际巨头的差距。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行业发展要有长期眼光,产业链各端要利用好国内种猪资源,调动各方的优势,产学研相结合,建立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猪育种体系。”
育种引进“路径依赖”有风险
在生猪繁育产业链中,育种环节拥有高准入门槛,不仅硬件投入大,而且选育耗时长,确定选育目标后一般需要3至5年才能看到效果。
据记者了解,生猪育种行业虽然已经解决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但要加快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种技术推广和市场占有率,仍存在很多短板、弱项亟需解决。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国外猪种,我国本土猪种虽有耐粗饲、抗病力强、口味好等优点,但也存在脂肪含量高、瘦肉率低、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差等短板,和市场需求有误差。面对大量的市场需求,行业长期以来选择的办法是引入进口种猪,但是,进口种猪有严重的‘路径依赖’,一头进口种猪在国内繁衍4代之后品种优势就会退化,这意味着长期依赖种猪进口的企业,不仅面临高额成本,而且隐藏着危机。”
育种企业加速补短板
对于如何填平市场需求和行业现状的巨大落差,洪涛建议,行业各端要努力形成涵盖科研、人才、资本等关键因素的集体力量,以彻底改变目前的发展窘况,而目前来看,这种迹象已经十分明朗:“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多家生猪育种企业被纳入补短板阵型,均在加码培育自己的‘猪芯片’,随着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这些企业有望成为培育‘猪芯片’的骨干力量。”
据悉,温氏股份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历来重视畜禽种业的发展,把品种培育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温氏股份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公司一方面持续做好育种工作,制定各品系选育方向,调整品种品系布局,加强对PSY、料肉比和生长速度的性状选育,强化品种品系优势,助力集团猪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持续推进种猪场蓝耳等重大疾病的净化工作,生产高健康度种猪。今年公司可以供应40万头纯种种猪,年底满负荷生产后每年可稳定供应纯种种猪45万头。”
牧原股份则采用轮回二元育种体系,不依赖外部采购种猪,通过持续自主选育建立育种核心群,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疫病风险。公司基于自有的育种场,开展大规模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肉质测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种猪遗传评估,通过30余年选育,形成了遗传性能稳定、一致性好、适应性强、综合效益好的种猪群。牧原股份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公司拥有专业的育种团队,在育种方面,扎扎实实做好种猪性能测定、择优选配、肉质测定等一系列工作。当前公司核心种猪群数量为10万头左右。”
在记者的采访中,多位行业人士皆表示,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拥有更好的风险抵御能力,可以集产业链各端之长,让金融服务实体,在解决“猪芯片”的问题上,成为主力军。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