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
长江鲟
形态特征
长江鲟成熟个体的体长分布在75-105厘米,体重为4.5-12.5千克;雌性为6-8龄,体长为99-108厘米,体重为9-15.9千克。长江鲟最小性成熟个体,雄性为4龄,雌性为6龄。 背鳍48-53;臀鳍32-34;胸鳍38-39;腹鳍30-31。鳃耙19-55。体长为体高的6.70-8.83倍,为头长的2.77-3.25倍;头长为吻长的1.97-2.13倍,为眼径的8.79-18.00倍,为眼间隔的3.60-4.12倍。 体长梭形,胸鳍前部平扁,后部侧扁。头呈楔头形。吻端尖细,稍向上翘。鼻孔大,位眼前方。眼小,均位头侧中央部。口下位,横裂,能伸缩,上下唇具有许多细小突起。吻的腹面具2对长触须,其长约等于须基距口前缘的1/2。鳃裂大。鳃耙多且排列紧密,薄片状。背鳍1个,后位,起点在腹鳍之后,近于尾鳍。臀鳍起点稍后于背鳍。胸鳍位低,位鳃孔后下方。腹鳍后缘凹形、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 幼鱼皮肤粗糙,成体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光滑面。体具5纵行骨板,背鳍前面有9-14块,第一块骨板不特别大,背鳍后有1-2块;体侧骨板31-40块;腹侧骨板10-12块;臀鳍前后各有1-2块大骨板。成熟鱼额、顶骨在背中线上彼此紧接或相嵌,不留颌、顶骨间缝(或间孔)。脊柱结构上,有27枚左右完整的壳状椎体;在两枚基背片之间只有1枚间背片。尿殖管结构上,长江鲟的内输卵管游离部分较长,后端有小孔,雄体有细长的内输卵管盲管。 体背部和侧板以上为灰黑色或灰褐色,侧骨板至腹骨板之间为乳白色,腹部黄白色或乳白色。
分布范围
在20世纪中叶之前,一直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支流,上溯可达乌江、嘉陵江、渠江、沱江、岷江及金沙江等下游。2019年野外灭绝,分布于长江中上游,以及与一些支流的汇合处。然而,在河流中观察到的大多数个体来自大规模释放。
栽培技术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在五到十亩之间,水深在两米左右,需要在池塘中设置增氧设备,保证水中有较高的溶氧量。 2、水质:水质需要无污染且干净,需要选择远离城市、交通要道嘈杂的地方,保证鲟鱼的健康生长,同时也要保证交通便利方便运输鲟鱼及其饲料等。 3、消毒:在放苗的前十五天左右,需要用生石灰和茶籽饼先后对池塘进行消毒,消毒完毕之后,要用清水冲洗。 4、网箱养殖:网箱大小要按照自身养殖的规模而定,通常长宽高为10米乘4米乘4米,网目的大小要根据鱼的大小决定。在放苗的前十天左右,将养殖池中的水加深到80公分左右,用适量的氯化剂来进行消毒。 5、投喂:投喂的饲料要选择全颗粒的饲料,饲料要达到这几张要求才算是合格的投喂饲料: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30至40%上下、动物类蛋白质的含量要在15%往上、脂肪在9%往上、碳水含量30%上下、还需要一些维生素和纤维素等物质。在鱼苗刚投入到网箱的前三天内不要进行投食,要让它对环境慢慢适应,然后再进行投食。每天要进行6次上下的喂食。
主要价值
1、经济价值:长江鲟为长江中上游的中型经济鱼类,在长江渔业中不占明显地位,其产量常与中华鲟统计在一起,故未有此种鱼的产量。肉味丰腴,卵子经盐渍后尤为美味,另外,鳔和脊索可制成鱼胶。 2、科研价值:长江鲟、中华鲟、白鲟(Psephurus gladius)是中国长江流域特有的珍贵鱼类,有“水中大熊猫”“水中活化石”之称,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研究长江鲟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技术,对恢复长江鲟自然种群,保护生态环境和进行商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生长习性
长江鲟属于淡水定居性鱼类,略有集群,是一种广温性鱼类,生活适应水温范围1-32℃。天然环境中长江鲟喜欢在较暗的底层缓流水体中活动,经常栖息在8-10米的江河浅水区,底质为沙质或碛滩,有较多的腐殖质和底栖生物。在岩礁、沙底、卵石区域游动、觅食。冬季在有缓流的河道中越冬,立春后在江水回温至12℃以上时开始溯水上游到长江的干支流摄食产卵。
功效作用
长江鲟具有抗癌、清热解毒、补充营养等功效。
营养成分
长江鲟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包括优质蛋白质和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欧米伽3脂肪酸等。此外,鲟鱼还含有钙、磷、铁、维生素B12和硒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人类健康非常有益。例如,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骨骼发育、改善心脑血管健康,并且被认为对预防某些疾病有益。同时,鲟鱼还富含硫酸软骨素,具有抗炎、抗栓、抗衰、护眼等功能,而软骨中可提取19.5%-22%的硫酸软骨素,超过另一个珍奇物种鲨鱼的6%。
病虫防治
1、预防为主,注重平时的饲养管理,保证鲟鱼有适宜的水质环境,定期检查水质,做好饲料台、饵料、鱼体的消毒工作,定期投喂药饵,增强鱼体的抵抗力。 2、针对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比如细菌性肠炎病可以用土霉素或大蒜素治疗;细菌性败血综合症可以用中药药饵进行治疗;弧菌病可以用甲醛浸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