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农民的心中,土豆被视作一位“伶俐”的作物,只要将其剁成几块(只要上面有芽眼),即能长成枝繁叶茂的植株,结出硕果累累的土豆。然而,土豆不仅如此,它还隐藏着晚疫病和早疫病这两大隐患。这些疾病主要来源于带病土豆的薯块和残留在土壤中的残根遗薯。在低温高湿(温度18℃~22℃,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病菌会侵入幼芽、幼茎形成带病斑,并从植株的气孔或表皮侵入发病。如果不及时摘除受感染的叶片并剔除全株,则可能导致一传十、十传百,最终使得大量植物萎蔫枯死,而地下的土豆则会产生褐色或浅紫色粉斑,最终变为无用之物。
早疫病是另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其特征是表皮呈深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凹陷斑,而皮下部呈现褐色海绵状干腐。这种情况若不及时防治,将导致大量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伶俐”并不意味着任性,可以随意种植,而是需要科学管理和适当休息。这要求我们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不断更新种子和改善土地质量,以防止疾病爆发。此外,在连续种植薯芋类、茄果类蔬菜的地上进行多次播种后,还应考虑更换作物以避免持续性的疾病问题。此举对于保护我们的粮油作物种植尤为重要,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