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母猪群胎次结构应当平衡,第一胎占20%,第二胎占18%,第三胎占17%,第四胎占15%,第五胎占14%,第六胎占10%;第七胎及以上降至6%。为了提升繁殖率、节约饲料成本,必须实施一系列措施。
首先,进行早期妊娠检测。通过使用妊娠诊断仪和B超技术,可以在配种后25天至30天内确定是否怀孕,从而识别出未受精或流产的母猪,并及时重新配对。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生育率,还能减少因空怀造成的经济损失。
其次,要注重发情和返情的监测。一旦母猪进入发情期,无论是自然交配还是人工授精,都需确保适时进行配对。而准确判断母猪是否处于发情状态,则是保证良好繁殖力的前提。在特定时间,如18天、24天、39天、45天以及60天、66日等,应加强返情检查,以便发现并处理返情现象。
此外,每日至少进行两次查情操作,即在早晨喂食后半小时和下午结束工作前各一次。此举可最大限度地刺激母猪体内荷尔蒙水平,为母亲提供最佳环境,同时也能够识别出那些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但又再次出现发情迹象的母猪。每日与公猪接触次数应达2次,每次持续20分钟即可。理想情况下,用于查 情公猪应具备至少12个月以上年龄、大步伐、小口腔泡沫,以及被限制运动速度以避免过度疲劳。
最后,不断追求提高非生产期(即非怀孕或哺乳期)时间来优化管理策略。高效的养殖场通常可以控制非生产期在30-35个工作日左右,而较为优秀的养殖场则能达到40-45个工作日,大多数场所平均值约为70个工作日,但一些场所甚至超过了这一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