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强调建立母猪群合理胎次结构以应对饲料涨价挑战

理想的母猪群胎次结构应当平衡,第一胎占比约为20%,第二至第六胎各占18%、17%、15%、14%和10%,而第七胎及以上每只母猪占比仅有6%. 为了提高繁殖率并减少空怀造成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在早期妊娠检查中,采用现代技术如妊娠诊断仪和超声波设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未怀孕或已流产的母猪。通常在配种后25到30天进行初步检测,并在必要时再次检查以确保准确性。

其次,要认真对待发情和返情的监测。无论是自然交配还是人工授精,适当的时间点都是取得良好繁殖效果的关键。而准确识别发情则是实施此策略的前提。此外,当场内没有设备进行检测试验时,可依靠经验判断返情母猪的情况。在配种后的不同阶段,如18到24天、39到45天以及60到66天左右,都应加强返情监测。

另外,每日至少进行两次查情活动,即于早间喂食后半小时和下午结束前各一次。这包括将公猪引入母猪栏,让它们接触,以刺激母亲动物进入排卵状态,同时也能帮助辨识出返情者。每日共需让公猪与母猪互动两次,每段时间为20分钟。此外,选用成熟且体型健壮的大公仔作为查情工具,它们应该年龄至少12个月以上,有较慢走动速度,并伴随多量口腔泡沫。

最后,我们需要降低非生产期长度,这意味着减少不受哺乳或怀孕影响的一年中的时间。理想情况下,该比例应保持在30至35天之间;相对较好的水平为40至45天,而平均水平则偏向70天;然而,一些养殖场甚至可能超过这一数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