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杂交向日葵种植指南】杂交向日葵是通过精心的品种选育,结合了多个优良品种的优秀特性而成。这种特殊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其管理方法与普通向日葵略有不同。以下是一些详细指导:
一、合理轮作
在种植杂交向日葵前,应进行至少五年的合理轮作,以免前茬作物残留剂体影响新栽植物。推荐使用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作为前茬。
二、选择良好土壤
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平原地区进行种植。
三、施肥管理
杂交向日葵需要较为丰富的地肥和化肥。在生长初期以磷酸盐为主,中后期则主要使用氮素和钾素等营养元素。
基础施肥:采用有机质材料,如农家肥,每亩施用1000公斤。
种子阶段:每亩施用二铵8-10公斤,硫酸钾5-7公斤以及尿素5公斤。
追补施肥:当幼苗进入分枝期时,可追补尿素5公斤;在花朵盛开期间,可以喷洒含磷酸二氢钾溶液及少量尿素1-2次。
四、播种技术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当土温连续达到10摄氏度以上,即可开始播種;晚间播下可以避免高温对授粉影响,从而提高结实率。
处理并准备种子:
如未经处理,可进行包衣处理或加入杀菌剂但不含杀虫剂,对耙地过程中使用甲基乙硫磷每亩250克,与30升水混合,然后均匀喷洒于土地上,再整平耙细。
防治鼠害可选用溴鼠灵或溴敌隆等药剂。
播种方式:
可采用气吸式精量点播机或手工点播(利用玉米点播器或者锄头挖沟)方法放籽,并采取“一粒、一粒、二粒”法放置籽粒。
播撒数量:
使用气吸式精量点播机时,每顕地需约5250至6000克之間種子,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數量;
采用玉米點播器或锄头开沟时,则需增加一些数量以保证覆盖面积完整性。
密度调整:
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调整密度,一般建议垄距65至70厘米,株距55至65厘米,在覆土后即刻完成间苗定苗工作。
五、中耕与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策略:幼苗出現第一對真葉時進行間苗處理,一直到第四對真葉為止後進行定苗操作。
中耕打草: 结合間苗進行第一次中耕; 定苗後的一周內進行第二次中耕; 苗長50~70厘米左右時第三次中耕完毕。
3 打杈與打叶:
將新發芽的枝杈立即除去;
在适當時候適當打掉部分老叶面,以促進光照並減少病蟲害;
4 輔助授粉:
* 粉扑授粉法: 在花開盛期人工授粉;
* 放蜂授粉法: 每顕地放入5箱蜂蜜蝶;
六、病虫害防治措施
1 向日葵菌核病防治:
a) 轮作策略: 避免与禾本科等寄主植物接近相邻,而應選擇遠距離輪作達到五年以上;
b) 深翻田壆: 将可能存活於地下中的菌核深埋於地下20厘米處;
c) 中耕技術: 在菌核萌發階段及時深翻田壆;
d) 田園衛生維護: 完全清除所有受感染的部位並深埋滅亡,或焚燒來減少病源傳染;
e) 增加磷钾營養元素提供抗病力強化;
f) 藥劑防治藥劑應該在結荳初期與甲托噴霧500倍液或者金黄尘散5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10天一次,用於控制早期細胞體形成階段的菌核病毒,同時也能有效預防烂盘型发病;
2 向日葵螟蛹破坏后的产品质量降低了许多,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预防它们。这包括避免连续栽培此类植物,以及将这类植物与禾本科等其他非寄主植物远离至少五年。此外,在幼虫活动期间应用敌百虫药剂500至1000倍液一次可以有效控制它们。此外,还应该选择具有硬皮层抗性的品種種植以保護自身抵御這類生物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