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叶爱平,深知本村的实际情况,因此大胆地进行改革。我利用所学的红豆杉栽培技术,通过“基地+协会”模式,加快土地流转,为培育壮大的红豆杉基地奠定了基础。成立明溪王桥红豆杉协会后,我组织村民有序地流转土地460多亩。目前,我们村里的红豆杉种植户仍然采用自产自销模式,但尽管技术成熟,营销却比较耗时耗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种植和销售分开,如采取统一收购,并借助淘宝、微信等电子商务平台,使产品更好地实现市场化。
十多年来,我组织带领全村妇女发展红豆杉和淮山等种植业,培养了86户种植大户和13名营销女能手。在这些努力中,600多亩的红豆杉已经成为王桥村妇女创业致富的主导产业,每年平均收入达8万多元。这一切成果,我归功于福建省妇联“专家快车农村行”培训项目。
早些年,当我还是王桥村主任时,我了解到省妇联将依托“专家快车农村行”培训项目,将农业局、农科院的专家带到明溪县妇联开展特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我及时带领村里的妇女姐妹参加这次培训,他们悉心学习并掌握了一技之长。当时教授们结合我们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为我们讲解了从选地施肥到田间管理和病虫防治的一系列栽培技术,这为我们的日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我立足本土实际,大胆改革,用所学技术建立起“基地+协会”模式,加速土地流转,不断壮大我的红豆杉基地。此外,我还与其他干部走访每个家庭,与所有人尤其是女性分享关于发展种植业的大智慧。最终,我们共同建立了一片景观绿化苗木基地,并孕育出李水平、王水根、李永松等绿化苗木种植大户,其中仅有14个是专业从事红豆杉栽培的人们。
由于不断推广示范效应,以及示范基地辐射作用,我们逐渐形成了一股产业力量,同时也引导周边乡镇的农民共同参与至此,从而共同创造财富。“专家快车农村行”的支持让我持续更新知识,让我们不仅学会了最新的特色农业栽培技巧,还学习到了互联网时代下的营销管理方法。
近期,以深入贯彻中央精神,对福建省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以及提升农场女人的科学素质能力为目标,“专家快车农村行”再次展现其重要性。这项活动联合福建省科协、農科院及大学等单位共聘请244位專家,在15万公里路程上赴各地区授课,最终对11845名巾帼示范基点负责人提供技能提升训练。此举极大提高了生产加工销售技能,更让参训者满意,也得到了社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