疙瘩头冬季大棚管理技巧

疙瘩头(学名:Lepidium sativum),又称芹菜,是一种常见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冬季在大棚中种植芹菜,需要注意其苗期、定植后至缓苗期以及营养生长期的管理。

苗期

芹菜种子细小,顶土力弱,因此在苗床中加入10%左右的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性状,减少病菌侵染,并促进芹菜生根发芽。在芹菜顶土时,一次轻浇水使其出苗。之后保持土壤湿润,以少浇勤浇为原则。当幼苗长至5-6厘米时,用腐植酸水溶肥料进行施肥,每亩用量1-2公斤;当幼苗高达10厘米时,再施一次,每亩用量2-3公斤。此外,可加强叶面喷洒800倍液化腐植酸,有助于促进植物营养和预防病弱。

定植、缓苗期

在定植后的缓苗期间,要勤行水培与浅层灌溉,使土壤保持湿润。当新叶开展、新根显现时,可适当翻转并断根,以促进新根增殖和心叶分化加速。蹲育后期结合灌溉随水冲施腐植酸肥,加速新根多发。

营养生长期

芹菜营养成熟阶段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间。这一阶段要集中施肥以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由于芹菜吸收能力较低,但耐受性较强,所以一般会超出其实际需求两到三倍。但它主要吸收的是营养体部分,这些需求随着植物成熟而增加。在温度和饱和度管理方面也很重要。

(一) 温度控制

芹菜对低温有一定的耐受性,但最佳生长温度在15~20℃之间。因此,在白天稍微提高温度,有利于同化作用,从而增加叶片大小及茎节长度。而晚上应降低温度,以利于茎部增重及茎节扩张。在晴朗天气下,将棚内温度升至22~25℃再放风,然后降至20~22℃关风口。在阴雨天气或湿度过高的情况下,不放风,或在中午30分钟放风排除湿气。

(二) 肥料供应

在这个阶段使用氮磷钾作为主要肥料,其中氮为主以支持绿色繁荣;磷辅以底播或早泵入,以支撑初级组织形成;钾通过硝酸钾追施4~5公斤/667平方米,有助于增粗茎干、光泽明亮,同时提高品质避免纤维过厚影响食用效果。如果钾过量将抑制硼与钙吸收导致病害发生,因此合理使用非常关键。此外不能忽视硼元素,因为缺乏可引起毛刺出现,而缺乏则可能导致黑心病或心腐等问题发生。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