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韭菜扣棚前四棱豆似星辰点缀后韭菜如翠绿的长裙随风摇曳

一、扣棚前的准备工作

清理韭畦。经过霜冻后,韭菜的营养已转移到鳞茎内,叶子开始枯萎,这时必须彻底清除畦中杂草和死叶,以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并降低病害发生。

扒露植根。清理完畢後,将表土挖出,使鳞茎暴露在日晒夜凉之下,促进休眠状态的打破,同时消灭潜伏在植株中的害虫,但务必避免损伤到根部。

灌药保健。6-8天后,每亩施用辛硫磷乳油或敌百虫液,并加入新高脂膜以提高效力,防止韭蛆侵袭。

追肥补给。在灌药之后3-4天内,在行间开沟施用腐熟有机肥或饼肥,然后覆土平整,再浇水待其沉入地面再次覆盖,用新高脂膜保护植物免受病害侵蚀。

二、扣棚后的护理与管理

温度调控。一旦出苗,就要及时喷洒新高脂膜以预防病菌感染,并加强抗旱能力。此外,在白天保持温度20℃至25℃,晚上尽可能保持温暖。

培土修饰。当苗长至6-7厘米时进行第一次培土,使土层厚度为3-4厘米;当长至10-15厘米时进行第二次培土,上述厚度增加到6-7厘米,最多重复两三次,以便形成完全被泥壳包裹的地块和沟槽结构。

肥水供给。在整个生长期适当喷洒壮茎灵促进植物发育,而在每次收割前不应浇水;待新的头部达到6厘米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合成肥料20-30公斤;收割前四五天再一次浇水。这一过程持续进行直至最后一次收割。此外,每次剪枝后需扒开泥壳让其晾晒,让新芽露出自然生长并配以适量的浇灌和追肥操作,以及重新培养泥壳结构。

定期收获。随着时间推移,当植物高度达到20~25厘米,即可开始采摘第一批韭菜,一般安排在元旦前夕。此刻最好选择晴朗的上午时间揭开塑料薄膜使用专门工具从基部切割韭菜根部。而之后每隔20~25天左右继续采摘,每刀之间留足时间约春节期间开始第二刀采摘,一共可进行三到四轮采集,全季产量大约为3000公斤左右。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