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痕迹的末班车:我的被迫坐尾座日记
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公交车都像一条永无止境的河流,夜晚更是如此。它们缓缓行驶,不带任何表情,只有偶尔的喇叭声打破沉寂。对于我来说,每一次上公交,都是一次旅行,一次体验这座城市深处人们的心情。
那天,我就像其他平凡的人们一样,站在路边等待着号码叫停。我想去的地方并不远,但又不能步行,所以只好选择了这辆最后一班公交。等待的时候,我注意到前面几位乘客似乎在讨论些什么,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轻松和友善,这让我感到有些孤单。
突然间,那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把我拉到公交最后一排c。”这是司机对着收音机说的,他的话语里透露出一种疲惫与无奈。在他的指挥下,车厢内的一排椅子悄然移动,而我也随之被拉到了最后一排。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坐尾座,也许是因为习惯了坐在中间位置,或许只是因为害怕独自一人坐在最末端。
但当那辆空荡荡的公共汽车启动时,我意识到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害怕。我开始观察周围的情况,无人问津,是不是真的只有我一个人?但是,当一个老人走进来后,与旁边的一个年轻母亲交流起来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恐慌可能是在无意中展现出来。
那个老人温和地笑着对她说:“看你好像很累,你要小心点哦。”而那个年轻母亲微笑着回应:“谢谢,您太客气了。”
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让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情感——同理心。当司机再次开口时,他的声音更加疲惫,“把我拉到公交最后一排c”,仿佛他也在寻找那种温暖和理解。他可能知道,即便是在最末端,我们依然需要有人陪伴,也需要听到别人的声音,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小确幸一样。
从此以后,每当上了末班车,我都会尽量找到一个靠近门口的地方,因为那里总会有人。如果没有,那么至少有机会看到窗外夜幕下的世界。一切都是为了寻找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确幸,它们让我们明白,即使在忙碌、压抑或是孤单的时候,也有一丝希望、一抹光亮,可以让我们坚持下去。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