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电子信息工程学的痛苦历程
记得当初选择大专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时,我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听说这个专业很实用,毕业后能直接进入行业工作,这样的前景让我不禁兴奋起来。但是,现实总是比想象中的更残酷。
首先,就是课程设置的问题。大多数课程都是理论性的,没有太多实际操作的机会。每天都在教室里听讲,感觉自己学习的是一套无用的知识库。我常常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
然后就是实验室条件差。这所学校的实验设备落后于时代,有时候连最基本的测试仪器都没有。这让我的项目设计和实验实施变得异常困难,每次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解决技术问题,而不是深入研究项目本身。
老师们也许对这个专业有自己的理解,但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他们给我们的往往是一些过时的知识。在校园里的教学资源有限,我们只能依靠课堂上得到的一点点信息去应对未来的挑战。而且,这些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所以我们学习下去似乎就像是在画饼充饥一样,既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也无法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就业问题也是一个大坑。在校期间,不少同学纷纷转到其他专业,因为他们意识到了电子信息工程这条路并不好走。即使有些公司愿意招聘,也通常需要你有额外技能,比如编程能力或者一定的经验。缺乏这些优势,使得很多同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走向成功,而自己却只能在一旁默默观望。
回头看,那个决定选读电子信息工程的大专生我其实挺遗憾的。如果可以重来,我会选择那些看似“普通”的专业,因为至少它们不会给我带来这样的挫折感。不过,现在已经过去了,只能希望未来能够更加明智一些。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