鳙鱼
金鲢鱼
形态特征
金鳙鱼鱼体侧扁,头极肥大。口大,端位,下颌稍向上倾斜。鳃耙细密呈页状,但不联合。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鳃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无须,下咽齿勺形,齿面平滑。鳞小,腹面仅腹鳍甚至具皮质腹棱。胸鳍长,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体侧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两侧杂有许多浅及黑色的不规则小斑点。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亚洲东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此鱼,但以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为主要产地。
栽培技术
1.选苗 选购金鲢鱼鱼苗时,要选择活力强、身体健壮、色泽鲜艳的鱼苗。鱼苗的体重一般在1-2克之间,不宜过小或过大。同时,要注意鱼苗的来源,选择正规的养殖场或鱼苗批发市场购买。 2.饲料 金鲢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采用人工饲料和天然饵料相结合的喂养方式。在鱼苗期,要选用小颗粒的饲料,逐渐转变为中颗粒和大颗粒的饲料。同时,要注意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防止过度喂养。 3.水质管理 g/L以上。要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调整水质指标,保持水质清洁。 4.养殖周期 金鲢鱼的养殖周期一般为6-8个月,饲养期间要注意观察鱼苗的生长情况和饲料的投喂量,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保证鱼苗的健康成长。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金鳙鱼肌肉的营养成分为:每百克可食部分含水分73.2-83.3克,蛋白质14.8-18.5克,脂肪0.9-7.8克,灰分1.0-1.3克,无氮浸出物0.1-1.3克,热量69千卡,钙36毫克,磷187毫克,铁0.6-1.1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2.7毫克。而且随着鱼体的生长发育,水分的含量逐渐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则逐渐增加。金鳙鱼和鲢的含脂量不同,主要是食物不同而致。鲢、金鳙鱼都是滤食浮游生物,但鲢以摄食浮游植物为主,而金鳙鱼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在浮游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它是鱼类机体合成脂肪的主要碳源,因而它们肌肉的脂肪及蛋白质含量显出差异。鲢含脂量比金鳙鱼高,而金鳙鱼的蛋白质含量一般比鲢高。金鳙鱼肌肉脂肪中脂肪酸的组成计有15种,其中8种为饱和酸,3种单烯酸,1种二烯酸,2种三烯酸,1种四烯酸,碳链长度在13-20之间。鱼体的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比不饱和脂肪酸低,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鱼体的增长而增加,不饱和酸则随鱼体增长而减少。
生长习性
金鳙鱼喜欢生活于静水的中上层,动作较迟缓,不喜跳跃。以浮游动物为主食,亦食一些藻类。性成熟年龄为4-5龄,亲鱼于5-7月在江河水温为20-27℃时于急流有泡漩水的江段繁殖;幼鱼一般到沿江的湖泊和附属水体中肥育,到性成熟时期至江中繁殖,以后又回到湖泊食物丰富的地方肥育。冬季多栖息于河床和较深的岩坑中越冬。
功效作用
1、补充营养:金鲢鱼肉富含蛋白质、磷脂、多种氨基酸等,可为提供丰富的营养。 2、健脾胃:金鲢鱼有暖胃益筋骨之功效。 3、提神醒脑:金鲢鱼富含磷脂,可促进脑部发育,提高智力,同时其含有的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也有助于提神醒脑。 4、延缓衰老:金鲢鱼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可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 5、防癌抗癌:金鲢鱼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可防癌抗癌。
营养成分
金鲢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脂、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而且随着鱼体的生长发育,水分的含量逐渐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则逐渐增加。此外,金鳙鱼肌肉脂肪中脂肪酸的组成计有15种,其中8种为饱和酸,3种单烯酸,1种二烯酸,2种三烯酸,1种四烯酸,碳链长度在13-20之间。鱼体的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比不饱和脂肪酸低,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鱼体的增长而增加,不饱和酸则随鱼体增长而减少。
病虫防治
1、彻底清塘消毒。在鱼种放养前,必须对池塘进行严格的清整和消毒,以杀灭各种病原体和敌害生物。可以用生石灰、漂白粉、鱼虾净、强氯精等药物进行消毒,以达到灭菌杀虫的效果。 2、加强饲养管理。要使金鲢鱼生长迅速、不生病害,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可以通过培育良好的水质,保证投喂优质、营养均衡的饲料,调整合理的养殖密度,提高鱼体的免疫力。 3、定期药物防治。金鲢鱼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感染一些病害。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使用药物进行防治。比如,可以用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鱼病,用杀虫剂治疗寄生虫病等。 4、及时隔离病鱼。一旦发现金鲢鱼出现病症,要及时隔离治疗,以防止疾病传染给其他健康的鱼。同时,要及时清除死鱼和病死鱼,以防止病原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