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味子的医疗保健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野生资源稀缺和产量下降,市场需求激增导致价格飞涨。这种情况促使许多人尝试种植五味子,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其生物特性和栽培技术,不分青红皂白地追随潮流。实际上,为了获得高产的五味子人工栽培,我们必须精心处理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首先,要进行品种选择和改良,以确保选出的苗木具有优良的遗传基因。
其次,要经过一段驯化适应期,让苗木逐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最后,要通过修剪管理调节树势,以控制植物生长方向并提高果实产量。
历史上,我县有农民在20多年前尝试过种植五味子,但都未能成功。宽甸县五味子良种繁育基地从1985年开始试验,也两次失败了。这是因为第一次直接采集野生苗株,而这些苗株通常没有主根,难以栽培;第二次采集未经优化的野生种子直接进行移栽,这样虽然植株初期成长迅速,但抗逆性差,容易受病虫害影响。此后,他们总结了这两个失败原因,并重新开始研究与试验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条新路径:借鉴葡萄、梨等果树杂交育种的手法,对野生五味子的品种进行提纯和改良。
具体操作如下:
在山区选择优质的野生五味子作为母体。
当果实成熟时,从这些母亲树上挑选出整齐、粒大、紧凑且遗传性状优秀的果穗。
保留这些优质母亲树,将其他劣质植物全部清除。
等到隔年的花季,对保留下的母亲树实施异株授粉和重复授粉等手段,通过自然或人为方式交叉繁殖,以筛选出更多高质量的个体。
将筛选出的优良种子供于露天平地里养护直至成为可用的实用幼苗,然后将它们定植于光照充足的地方进行训练,使其逐渐适应耐旱、高温环境。
成熟后的植物再次采收其新一代種籽,用以扩大规模建立商品园区。
通过这样的方法,他们成功培育出了更加强韧无畏极端气候变化而不易受损害的新品系。同时,还注意在幼苗定植时及时低位剪枝,以促进侧节数量增加,同时采用“长放”与“短截”相结合策略来调整枝蔓分布,为结果产生提供更好的条件。此外,还使用密植、覆草以及施硼等辅助措施进一步提升效率,最终实现了亩产235公斤以上,比未经改良的大自然产品要高出三倍之多。
标签: 农业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