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与农业议题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农村耕地撂荒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笔者所在的江西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在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中正在开展撂荒耕地治理行动,利用农时进行春播春种。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进展后,笔者回到乡下围绕撂荒耕地治理进行了调查。
山区耕地为何撂荒?笔者所在地处于湘赣边界的丘陵山区,在记忆中,大部分耕地被撂荒的情形已经有十余年了,种植早稻的场景更是十分难见。然而,如今却是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一些原本已撂荒多年的水田里有许多妇女正在忙碌地劳作着,有很多田块都在插秧播种早稻。经问询,说是政府下了通知:“今年不允许耕地荒着,村委会负责给农民免费打田和育秧,农民必须种上水稻,否则村里会把地给收回去。”
种粮成本急剧上升、效益低下,是农民撂荒耕地的根本原因。根据笔者的调查,即使是赣北平原地区的一个国家级农民合作社,也仍然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其中主要来自于产粮效益过低。而在丘陵山区,由于农业难以形成规模,并且应用机械极为困难,即使算上各项惠农补贴,也很难从中获得较高盈利。
“在家种田,不如出去赚钱”已经成为大多数农民的朴素认识。这不仅体现出普通农民很难通过农业生产获得与外出务工水平相当的收入,而且也是他们选择弃耕弃林无奈之举,也是最佳选择。此外,无组织化服务导致生产环节复杂、劳动过程繁琐,这也加速了大量土地被放弃使用的情况。
为了鼓励農人復種一片廣袤的地球,我們需要進行一些改變。我們可以提供無償技術支持,比如免費培訓農業技能,以及提供機械工具,以降低他們種植作物時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我們還應該建立一個支持系統來幫助農戶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問題,並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這樣可以提高他們對於種植作物持續下去的一個意願。
我們還需要改善土壤管理政策,使得每個人都能獲得足夠好的肥料來增加他的或她的收穫量。他們還需要更多可靠而強大的市場來銷售他們自己的產品,這樣就能從其努力工作後得到更好的報酬。如果我們做到了這些事情,那麼我相信更多的人會重新開始種植土地,並且將會對當前的環境負責任行事。但這一切都要根據現有的法律法規進行實施,因為任何未經批准的地方行動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
最后,我们应该注重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同时建立一个有效率和公正的市场机制,让小型家庭经营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环境保护,将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确保长期来看我们的行为对自然不会造成不可逆转伤害。
标签: 农业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