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

史氏鲟

史氏鲟是鲟科鲟属鱼类动物,最大个体可达100千克。身体细长,呈纺锤形,裸露无鳞,为软骨硬鳞鱼。其身体背部棕灰色或褐色,幼鱼为黑色或浅灰色,腹部均为白色。

形态特征

史氏鲟体身体细长,呈纺锤形,裸露无鳞,为软骨硬鳞鱼。腹扁平,体被五行骨板,背部一行,体侧和腹侧各2行,膏板的行间常有微小骨颗粒,幼鱼体上骨板有向后的棘状突起。口位于头的腹面,呈管状伸缩,唇有皱褶,形似花瓣,腮膜不相连结,口的前方有须2对,横生并列在一条直线上。吻的形状有很大变异,有的呈锐三角形,有的象矛头,吻的腹面,须的前方有若干疣状突起,由此得地方名为七粒浮鱼。 尾为歪型尾,上叶发达,尾鳍的背面上分布棘状硬鳞一一棘鳞。背部为黑褐色或灰棕色,幼鱼为黑色或浅灰色,人工养殖的个体呈黑色较多,腹部银白色。史氏鲟似西伯利亚鲟,区别在于史氏鲟有普通非扇形的鳃耙。史氏鲟背骨板11-17枚,侧骨板32-47枚,腹骨板7-14枚,背鳍条38-55,臀鳍条21-30,鳃耙35-38。幼体及全长在160厘米,体重25千克以下的个体均存在腹骨板。成体除极个别外,多不存在腹骨板。头长为全长的17.3%-26.8%,尾柄长为全长的3.1%-8.9%,吻长为头长的32.5%-52.2%。 史氏鲟体长可达290厘米,最重可达100千克。[7]1989年在黑龙江史氏鲟捕捞群体中,9-18龄鱼占群体数77.7%,体长100-180厘米鱼占群体数的87.1%,体重5-25千克的鱼占群体数的81.2%。史氏鲟1-3日龄鱼全长多在1.0-1.6厘米之间,4-6日龄鱼全长多在1.6-2.2厘米之间,7-9日龄鱼全长多在2.2-2.8厘米之间,人工饲养的史氏鲟6个月最大个体重达782克,平均重507克。11月龄的史氏鲟幼鱼最大个体重1053克,均重606克,最大体长达69.9厘米,均长56.7厘米。

分布范围

该物种栖息于从河口到上游的阿穆尔河流域。它发生在石勒喀河、鄂嫩河、额尔古纳河、涅尔奇河(Nerch River)、松花江、嫩江和乌苏里江等支流中,而在兴凯湖中极为罕见。日本北部北海道沿岸也记录到了一些个体,表明该物种能够进行长距离海洋迁徙。

栽培技术

室内水泥池精养。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池塘,面积一般为10~30平方米,水深1~1.5米,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长方形,要求水质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温控制在14~26℃之间。其次,放养的鱼种要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活动及摄食正常,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2尾。最后,饲养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洁,控制水温在18~25℃之间,每天投饵3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并适时分池饲养。 室外水泥池精养。首先,要选择面积为0.2~0.3公顷、水深1.8米以上的池塘作为养殖场地,水源要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其次,放养的鱼种要规格为体长20~30厘米、体重在60~100克之间,每公顷放养量为4500尾左右。最后,投饲方面要求颗粒饲料的配方见前述,日投喂3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左右,根据鱼的生长情况每10天调整一次投饵量。

主要价值

史氏鲟因形态奇特,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东南亚、省、香港等地均将其视为上等观赏鱼类。

生长习性

史氏鲟性温驯,喜在砂砾底质的江段中索饵,在水体底层游动。史氏鲟冬季游集在深水区越冬,越冬期亦甚活动。史氏鲟成体很少进入浅水区,幼鱼在春季流流解冻后进入浅水水域索饵。

功效作用

1、增强体质:鲟鱼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多种必需氨基酸,可改善机能,增强体质。 2、美容养颜:鲟鱼皮肤有很强的吸水性,其胶原蛋白与皮肤胶原蛋白相似,可改善皮肤、延缓衰老。 3、提高免疫力:鲟鱼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可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4、健脑益智:鲟鱼含有丰富的DHA和EPA,可改善脑部营养、促进智力发展。 5、保护心血管:鲟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

营养成分

史氏鲟肌肉中主要有3种饱和脂肪酸(SFA),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等营养成分。从脂肪酸组成来看,各年龄组间∑SFA和MUFA存在显著性差异(Plt;0.05),∑MUFA最高的为3龄鱼,其显著高于8龄鱼,与1龄鱼差异不显著。从EPA和DHA的总量来看,8龄鱼显著高于1龄鱼和3龄鱼,分别是1龄鱼和3龄鱼的2.02倍和1.75倍。因此就脂肪酸营养而言,8龄鱼优于1龄鱼和3龄鱼。

病虫防治

苗种阶段主要预防由气单胞杆菌引起的出血病,每隔7天用二氧化氯等药物消毒1次;成鱼养殖阶段可在饵料中定期添加大蒜素、三黄散等中药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提高鲟鱼的抗应激和抗病能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