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鱼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

一、弧菌病

1、症状依感染弧菌的种类不同,弧菌病大致可分为黄肝型、肠尖型和溃疡型三种,患病鱼体表现为游动无力,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表皮出血,严重时深入肌肉层,鳃盖内表、鳍基部及吻端瘀血继而溃疡,红肿,鳃色浅淡,病鱼肝脏肿大,有的全部退色呈土,有的局部退色、充血,病鱼肝脏出现充满血水的泡状物,胆囊肿大,囊内充满橙或褐绿色的胆汁;肾脏无弹性,部分病鱼肾脏肿大或出现一些白色块状物,有时积存透明腹水。患弧菌病的香鱼一般都有病原的混合感染,但是患急性症的小鱼可能没有症状就已经死亡。

2、流行与危害弧菌病一般发生于1-9月份,弧菌病的危害依耐药性不同而有所区别,日本静冈县用抗菌药磺胺甲氧嘧啶和哑喹酸等对香鱼弧菌血清a型和c型进行了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度的香鱼其弧菌对药物的感受性不同,而且血清a型的耐药性比c型强,说明陆封型香鱼发生弧菌病比洄游型难以控制。而不同血清型的弧菌病的发病月份也有区别,洄游型香鱼在1-4月份发病率较高,但5月份以后发病较少,而陆封型香鱼在1-4月份很少发病,但5月份以后发病率高。弧菌病是香鱼增养殖中危害最大的鱼病,养殖发病时的死亡率可高于50%,尤以幼鱼为甚,近年来由于香鱼疫苗的推广应用,损失才有所减轻。

3、防治(1)制备香鱼弧菌疫苗,稀释10倍,把鱼苗浸浴2分钟,免疫有效期为60-100天。(2)不要投喂氧化变质的饲料,应喂优质全价配合饲料,并注意投喂次数和投喂方法,注意保持水质清洁,杜绝病菌繁生繁殖。(3)定期交替在饲料中拌用下述药物,效果较好:a、每100千克香鱼用20克磺胺甲氧嘧啶等磺胺剂药物,服用3天,停一天,再服用3天;b、每100千克香鱼用4-6克四环素,连续10天。

二、假单胞菌病

1、症状患病香鱼体侧表皮出现点状白色粘液物,并逐步扩大,严重时体表象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鳃丝失血尖端部淤血,胸鳍基部也淤血,内脏器官症状不显著,肝脏变浅棕色,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脏肿大及腹水,少数病鱼眼球混浊、发白,甚至脱落。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鱼体消瘦,呼吸困难,有时狂游。

2、流行与危害三、四月份易感染,发病鱼一般在10-20克,每天死亡率在1%-2%,持续半个月,常伴有细菌性出血、败血病症状。日本香鱼发病水温大都在20℃以下,发病水温大致在22℃左右,提高水温至26℃以上即可停止发病。

3、防治(1)防止鱼体受伤,病原菌的入侵与皮肤受损有关,因之在运输、分养等操作中勿伤及鱼体。另外要及时杀灭寄生虫,防止由寄生虫破坏组织而致细菌感染,减少放养密度,改善水质环境。(2)在饲料中掺入下列任何一组药品,疗效较好:a、每100千克香鱼用复方新诺明10克,第二至第六天用量减半,连喂6天;b、每100千克香鱼用土霉素3-5克,连喂5-7天;c、用大黄、黄柏、黄芩按5:3:2,每100千克香鱼用三黄粉1千克,连续3-5天。

三、收气性单胞菌病

1、症状收气性单胞菌因种类、生物型不同及其侵袭香鱼的部位不同,病鱼呈现的征象亦有所不同,通常和因某种原因而处于紧迫状态的鱼类出血性败血病有关,临床和病理表现与弧菌和假单胞菌的感染有相似之处,即造成全身性败血出血病,体色变深,表皮及鳍基有大面积不规则出血,厌食,集群于出水口处死亡,严重者造成病鱼溃疡,烂尾,要分离细菌才能确定病因;而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在水质恶化、气压过低,过度饱食等不良环境下易致病,表现为行动缓慢,无食欲,头部发黑,腹部膨大并出现红斑,红肿突出,用手轻压腹部有血粘液流出,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突,肠内一般无食物,含有许多淡粘液或脓,部位如肝脏也有充血现象,呈红色班点状瘀血。

2、流行与危害该病在春夏季节交替气候多变时较易发生,常与弧菌、假单胞菌同时并发,危害很大。

3、防治保持水质清新,特别在气候多变季节应作好定量、定点、定时、定质的饲料投喂“四定”工作,发现轻度肠炎症状时在饲料中以0.3克/公斤饲料掺大蒜素或参照弧菌病预防与治疗所述的用药剂量。

四、链球菌病(青霉素敏感)

1、症状病鱼游动缓慢,分散于缓流处,浮于水面或头向上,尾朝下呈悬重状,病死时病鱼或间断性狂游,或腹部向上,体色发黑,身体瘦弱,鳃颜色变淡,呈贫血状态;眼球瘀血突出、白浊,甚至眼球脱落,腹侧点状出血,红肿,内脏器官之病变及腹水现象与前述弧菌病、假单胞菌感染现象类似,光凭外表现象不能确定。

2、流行与危害一旦感染链球菌病,损失很大,曾在野生鱼中分离到该菌,在日本鹿儿岛、宫崎等地较流行,在我国流行情况尚不清楚。发病适宜水温25-28℃,故流行于夏季高温季节。

3、防治(1)避免养殖过密,加强饲养管理,投喂优质饲料,适时添加维生素,注意池塘清洁和消毒,一旦发病,停食2-3天对病情有延缓作用。(2)每100千克香鱼用抗菌素(强力霉素、螺旋霉素、红霉素或土霉素任选一种)5克+复合维生素b1克掺入饲料中连用5-10天,效果较好。(3)每100千克香鱼用磺胺六甲氧嘧啶5-20克,第一天加倍,连服4-6天有效。

五、柱形病

1、症状病鱼行动迟钝,食欲减退,常见于头部和背部的皮肤及鳃上,但也可发生于鱼体部位。初时为隆起的白色斑块,周围有红色充血区,不久即发展成出血性溃疡,上覆菌细胞和坏死组织形成的基质。鳃部损害往往更大,鳃丝肿胀,粘液增多,末端腐烂缺乏、发白,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很快使病鱼死亡。

2、流行与危害春、夏、秋三季较为流行,尤以夏季最严重,往往与肠炎等并发,特别是夏季因暴雨水质变浊时,往往会造成大面积发病。发病时可引起大批死亡,在日本本病的危害性有增大的趋势,这可能与水质污染和毒力菌株的耐药性增加有关。

3、防治(1)改善环境,增加供氧,控制有机物入水,降低水温,如果对混浊水源进行净化处理,在支持性疗法中相当有效。(2)用2-5ppm五倍子煎汁,或红霉素0.3ppm或clo20.11ppm全池泼洒,有防治作用。(3)病情较严重时,除全池药浴外,应结合内服,即在饲料中掺入药物,具体剂量为:a、每100千克香鱼第一天用红霉素5克,第二至六天每天2.5克。b、每100千克香鱼用大黄粉1千克,连续3-5天。

六、冷水病

1、症状肉眼损害通常多见于鳍、皮肤和肌肉中,烂鳃先是不同程度的鳃丝贫血肿大,继而溃烂,口腐则是口唇先淤血变红再溃烂;烂鳍和烂尾前多变胸鳍基部先变红,晚期时能从内脏中分离出这种细菌。由于水温低,故一般不见炎症细胞浸润,而当鳍或尾部的溃烂伴随水质不良时,表皮和真皮往往有高度水肿,损害外表往往已有大量菌落形成。

2、流行与危害在低水温而且放养密度很高和有机质残屑丰富的增养殖设施中,本病在日本已取代弧菌病成为香鱼增养殖的首害,在亦有报道,香鱼特别是幼鱼一旦感染,发病就能发生大批死亡,死亡率达50%以上,在我国未见香鱼冷水病的报道。病害流行季节一般在水温16℃以下,据推测可能与香鱼过早放流,水温过低有关。

3、防治由于冷水病在低水温、水中有机质丰富的水域中容易发生,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温适宜的增养殖场所,改善环境条件是预防本病的根本之道,有报道说用福尔马林消毒体表效果良好,如果患鱼能够摄食,磺胺类抗菌药掺入饵料中也有疗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