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韭菜扣棚前后管理与庭院蔬菜种植技术的对比考究

一、扣棚前的准备工作

1.清理韭畦。冬季霜冻后,韭菜的营养转移到鳞茎内,叶子开始枯萎,这是进行整理的最佳时机。要彻底清除畦中残留的秸秆、死叶和杂草,以减少病原菌的存活点,降低疾病发生风险。

2.扒露根部土壤。清理完毕后,将韭墩周围的一层土壤挖出至表面,使鳞茎暴露在空气中接受日晒夜涼。这不仅有助于提前结束休眠,还能消灭潜伏在根部的害虫。在操作过程中需小心保护根系,不得损伤.

3.施药防蛆。6到8天后,每亩用含辛硫磷或敌百虫等杀虫剂1000倍液进行灌溉,以及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成分效率,以防止韭菜被蛆虫侵害.

4.追肥补给。一旦施药3到4天后,在行间开沟施入腐熟有机肥或饼肥,并覆盖均匀,用水浇灌待其下沉,再覆盖一层细土将鳞茎完全包裹住,然后喷洒新高脂膜提升养分利用率并预防病菌复发.

二、扣棚后的维护管理

1.温度调控管理。在植物长出苗芽之后,即可定期喷洒抗病剂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幼苗生长。此外,要确保白天温度控制在20至25摄氏度之间,夜晚则应尽可能保持温暖环境.

2.适时培植改善土质。当植株长至6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一次深翻培育,使土厚度达到3厘米;再次深翻培育当植株长度达到10到15厘米时,每次增加厚度为6厘米,最多重复两三次,从而使鳞茎逐渐变成泥块,同时形成沟槽结构.

3.精准滴灌与施肥。在整个生长周期内要及时喷洒化合物来促进植物体型粗大并提高产量;在收割前四五天补充复合肥料;最后一次浇水是在收割之前的一个月时间,随着每次采摘都伴随着地面翻动晾干以及新的生长空间供新叶发展,以及结合每次浇水同时应用不同的化合物作为追投和作业处理程序.

4.及早收获计划。当植物高度达到了20至25公分的时候,可以开始首刀采摘,一般情况下这会落在元旦之初。而选择晴朗上午是最好的采摘时间,因为这样可以避免雨水影响品质,并使用特制刀具从基部切割下来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此后每隔20-25个日历天继续采摘直到春节期间结束总共完成三到四轮采集,每亩产量可达3000公斤以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