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党的和精神,深入落实关于“三农”工作和知识产权工作的精神,加快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正值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现将我院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转化奖的部分知识产权进行集中宣传展示。 具有二肽基肽酶-IV高抑制活性的鼠李糖乳杆菌 目前糖尿病患者主要依靠化学药物抑制体内ɑ-葡萄糖苷酶或二肽基肽酶-IV(DPP-IV)等的活性、保障胰岛β细胞正常释放胰岛素。但传统的糖尿病化学药物往往会伴随一些副作用,乳酸菌因为具有“经济、天然、安全”属性,在替代降糖药物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中国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成功研发了一种“具有二肽基肽酶-IV高抑制活性的鼠李糖乳杆菌”并获得发明专利。加工所利用该项专利技术开发的鼠李糖乳杆菌具有显著的二肽基肽酶-IV(DPP-IV)抑制作用、较强的胃肠道耐受能力。该专利菌株胃肠代谢模拟环境存活率达到89.61%,动物试验DPP-IV抑制活性达到27.11%、比以往报道的同类菌株提高了31%。该专利菌株能显著降低实验动物空腹血糖值,与磷酸西格列汀片(捷诺维)阳性药物组的空腹血糖值无显著差异。 该专利是糖尿病药物领域针对DPP-IV靶点开发的拥有较强优势的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高质量降糖益生菌产品的空白,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益生菌在降糖方面的瓶颈问题。该项技术已实现专利的转化应用,显著提升了企业产品竞争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专利在2023年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高产高油优质多抗油菜新品种“中油杂39” 我国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且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供给安全面临巨大风险。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亿亩以上,产油量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半壁江山”,进一步提高油菜产量和含油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意义重大。 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油菜新品种“中油杂39”,综合利用了优异骨干亲本聚合杂交、规模化小孢子培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亲本高通基因分型和优势预测组配、多年多点丰产性和品质测试等技术,克服了产量、品质和抗性协同改良难题。在2018-2020年度国家长江下游区冬油菜品种试验中,平均亩产207.56千克,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7.2%,平均亩产油量100.36千克,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16.41%;含油量48.35%,芥酸含量0.03%,饼粕硫苷含量23.77微摩尔每克,品质优于国家双低标准,同时兼具抗病、抗倒、宜机收等优良性状。 该成果2020年获得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在长江流域累计示范推广245万亩,按区试中平均产油量比对照亩增12.96公斤计算,累计新增双低菜籽油3175.2万公斤,按菜籽油平均市场价格22.0元/公斤计算,累计新增经济效益6.99亿元,为提升我国食用油产能、保障百姓“油瓶子”安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效科技支撑。“中油杂39”获得2023年知识产权转化奖。 设施专用高品质甘蓝“中甘56” 甘蓝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在蔬菜周年供应和出口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冬春时利用大棚、温室等设施进行栽培,是保障甘蓝周年稳定供应的一种重要栽培模式。经历低温后易发生未熟抽薹是设施甘蓝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新一代早熟设施专用甘蓝品种“中甘56”,在耐抽薹、早熟性等重要经济性状上有显著突破。该品种生吃口感脆甜,炒食口感脆嫩,耐低温弱光,是目前国内最早熟的甘蓝品种,目前在河北、陕西、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的秋冬或冬春设施中大面积栽培。 “中甘56”的成功推广弥补了11月底甘蓝播种易抽薹的短板,将设施生产的甘蓝上市时间提早了7-10天,有效地解决了早春蔬菜淡季供应量不足的问题。目前,该品种种植面积约占设施甘蓝种植面积的70%。“中甘56”种子的终端销售价格约为国外同类品种的1/3,为种植户大幅节省了种子购买成本。2024年早春,“中甘56”亩产8000-10000斤,地头价达到1.5-2元/斤,为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甘56”是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显性雄性不育系育成的新一代早熟保护地甘蓝品种,原创性强,品质优,2019年获植物新品种权授权,成功入选2023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并获得2023年知识产权转化奖。
标签: 农业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