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在江城试验站的玉米田中开展草地贪夜蛾调查研究。孙义舒摄
11月的云南,天气依旧晴朗温热。在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的一处玉米田里,冬玉米正处于植株生长的关键期,农技人员在田间穿梭,忙着查看虫情,他们关注的是一种灰扑扑、不太起眼,却能冲击全球粮食安全的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近日,由中国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植保所”)主办的跨境作物重大病虫害联防联控技术示范现场会在位于整董镇的江城试验站举行,交流草地贪夜蛾防控攻关经验。
草地贪夜蛾是原产于美洲的迁飞性害虫,自2016年跨过大洋现身非洲后,以极快的速度蔓延至亚洲,并于2018年经由东南亚进入我国。地处三国之交的西南边陲县城江城县,是草地贪夜蛾跨境迁移进入我国的必经之地,也是其向我国其他地区迁飞为害的起点。2018年,植保所在该区域建立迁飞害虫监测点,并于2021年建设江城试验站,开展跨境迁飞害虫、流行病害等信息化智能化监测与绿色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在我国跨境病虫害防控前沿关口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
技术突破,对症下药
草地贪夜蛾位列全球重大农业害虫之首,是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球预警的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寄主范围广、繁殖速度快、暴食危害重,如果防控不及时,会给玉米等农作物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2018年12月,我国于云南澜沧首次监测到草地贪夜蛾成虫。经过5年多不间断的联防联控和监测治理,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与绿色防治工作已经取得成效显著的技术突破。
外号“行军虫”的草地贪夜蛾,迁飞速度快,每晚可飞行100~200公里,传统的昆虫雷达测量精度有限,难以精准判断探测到的昆虫种类及数量,给监测预警工作带来了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植保所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研发了高分辨率昆虫雷达,建立了以昆虫雷达为核心的迁飞种群动态监测技术体系,实现了对草地贪夜蛾迁飞路线、发生期及数量的精准预测,有助于科研人员及时进行指导防治。
现场会上,江城试验站站长杨现明演示的高精度昆虫雷达可以精准测量飞行中的昆虫的体长、翅长、体重、振翅频率,乃至飞行的速度与高度,从而判断其种类,识别准确率达到90%。“通过检测到的信号,结合我们包含100多种昆虫数据模型的数据库,就可以识别出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动态,实现草地贪夜蛾全程实时自动化监测。”杨现明说。
在防控技术方面,杨现明介绍,自2018年开始,植保所组织全国科研、教学与推广单位攻关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了迁飞害虫高空灯精准阻截技术及性诱、食诱等理化诱控技术;创新生物防治技术,筛选、挖掘了夜蛾黑卵蜂等5种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并研发出适用于无人机撒施的杀虫剂颗粒剂,对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达90%。据了解,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入选全国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已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经过精准监测和有效预防治理,目前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已得到有效控制,90%以上的种群发生范围被控制在了西南、华南等玉米非主产区,实现了草地贪夜蛾的源头遏制。据专家测算,我国草地贪夜蛾虫害年均发生面积较预期减少8000万亩左右,年均挽回玉米产量损失100亿~120亿斤。
集智科研,攻坚克难
面对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扩散蔓延风险,中国统筹全院科研资源和科技力量,组织实施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重大任务;植保所第一时间预判草地贪夜蛾传入我国的迁飞路径,立足全局提出草地贪夜蛾分区治理理念及对策,协助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制定种群测报标准和防控技术规范,全面支撑草地贪夜蛾全天候迁飞监测和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全国科研、教学与推广单位集智攻关,数十家优势单位组建攻坚队伍,组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扎实推进草地贪夜蛾防控产学研推用协同攻关、核心技术产品及主推技术模式的自主创新与推广应用,为草地贪夜蛾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核心科技保障。
在接近中老边境的江城试验站,科研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刚建站的时候,我们工作生活都在小镇上一家废弃的歌舞厅,设施非常不完善,同时科研压力大,一年大约有10个多月留在这里。”植保所副研究员吴瀚翔告诉记者,“但也正是因为在一线和农民同吃同住,和他们聊天,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在生产上的需求。”
“好好的玉米地可能颗粒无收,面对虫害,农民不知道打什么药,也不知道怎么打药。”杨现明说,“所以看到我们做出来的成果能向农民推广,帮助他们挽回损失、增加产量和收入,我就觉得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这让我们找到了科研的价值,不管条件是否艰苦,都能自发地留在这里。”
“一个全球性的生物风险因子入境5年就被控制住了,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难得。”植保所所长陆宴辉在现场会上表示,“这场阻击战是举国体制优势下有组织科研的典型案例,更展现了科研人员深入一线克服困难,朝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科学家精神。”
经验交流,引领全球
草地贪夜蛾是全球性的农业害虫,同时也是促进国际病虫害防控合作的纽带。在温暖的东南亚国家越冬后,草地贪夜蛾会在来年三四月份乘风北上,给我国粮食主产区的虫害防控带来压力;而到了秋天,草地贪夜蛾又会返回东南亚,危害当地的粮食安全。
“共同对抗病虫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好体现。”陆宴辉说,“我国和东南亚国家互为虫源地,为了降低跨境病虫害的危害,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与其他国家进行信息共享、交流防控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国国际农业科学计划项目的支持下,我国持续深化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开展跨境重大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与联防联控。植保所副所长张杰介绍,植保所与缅甸农林灌溉部植保处合作,利用赤眼蜂开展生物防治,为缅甸草地贪夜蛾防控提供了中国方案,同时监测缅甸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为我国草地贪夜蛾跨境监测与防控提供信息。
此外,植保所联合老挝农林部种植业司,通过举办植物生物安全国际研讨会、开设中老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培训班、建设试验站点等方式,推动双方合作开展草地贪夜蛾跨境迁飞联动监测和区域联防联控,让赤眼蜂大规模生产技术、苏云金芽孢杆菌产品等微生物农药、施药器械以及农药使用规范等先进技术、产品和标准规范“走出去”。
“草地贪夜蛾防控能够在全球取得成功,中国是最好的样板。”FAO草地贪夜蛾全球防控行动秘书处秘书长夏敬源评价。通过科学预判、集智攻坚、阻击前沿,我国在草地贪夜蛾防控科技攻关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向全世界输出防控理念与方案,全面引领全球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治理发展。2024年10月,植保所被授予FAO成就奖。
“这份荣誉属于中国植保界,也要感谢老挝等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合作伙伴的重要贡献。”陆宴辉表示,接下来,植保所将以江城试验站为基础,持续加强科研平台和监测站点建设,全面支撑跨境迁飞重大病虫害防控研究;持续加强跨境、跨区域协作,切实服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联防联控”战略实施,为实现植物生物安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障中国-东南亚地区粮食安全和区域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标签: 农业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