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红磐安药市炎炎夏季 药市呈现冷热不均

【天地网讯】 近几日,全国多地气温都飙升到了一个新高,华北地区、云南地区进入蒸烤模式,气温达到了40°以上,江南、华南地区则是暴雨频发,多地内涝……各地天气状况不一,于此相对,入夏后药市进入了传统淡季,也出现了冷热不均的现象。 浙江地区无疑是市场的“热土”,覆盆子、浙贝母迎着产新行情高歌猛进,药农不亦乐乎;东北品种经过去年的“大热”之后,随着关注度降低及产新的来临,今年集体降温;西北品种在经历了党参、当归的高行情后,“西北热”已不复存在;西南品种,三七、太子参等家种品种,刚刚从高位跌落,行情上涨遥遥无期,仅有部分野生品种在独撑场面;华南品种也无可圈可点之处,没有大的热点出现。如此看来,药市平庸的品种居多,闪耀的热点品种少之又少,且地域分布性极强。 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浙江品种热度不减,而其他地域则默默无闻,与其说这是偶然发生的行为,倒不如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一,浙江地区陆地面积在10.1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而中药材资源分布却十分丰富,白术、白芍、元胡、浙贝母、玄参、厚朴、三棱、覆盆子、山茱萸……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促使当地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从业人员众多,购销渠道畅通,人气容易快速聚集。 其二,至2013年浙江地区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的资金聚集,催生了热钱投资行为。从温州炒房团的“闻名”到浙江药商的资本操作,浙江商人的能力不可小觑。此次浙江地区独热的局面,相信和资本市场也密不可分。 其三,覆盆子、浙贝母等药材除具有产新逆势上涨的共同点以外,产地反映今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自身存在利好,再加上人气和资本的共同推动,上涨的行情就不难解释了,浙江地区的“过热”现象也显得合情合理。 药市除了地域上的热度不一外,就单品种而言,市场的表现也大相径庭: 野生类品种独领,除了熟知的重楼、白及外,多数野生品种行情虽未有明显突破,但都保持在相对高位运行;此外,动物类品种表现抢眼,前有九香虫、水蛭、全蝎的高价行情,近期蜈蚣产新价格也出现了上攀,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家种品种大多失声,受前两年高价大面积发展种植影响,今年市场除个别家种品种惹人关注外,多数表现平平。党参、太子参近期均出现反弹走势,但高价多年,低价周期尚短,积蓄的产能未完全释放,反弹多半难以持久;而西南品种川芎、泽泻、麦冬,仍然受量大困扰,价格持续震荡,关注商家不多。 近期,药市即便出现了区域热、单品种热,但今年药市的整体基调冷清得比往年更为可怕,在这寂寥中的一丝热闹,给药商带来了些许期望,但这种局部过热现象对整体药市产生的推动力毕竟有限,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市场低迷的行情,药市这种“冷热不均”的现象,表面上看为市场增添了生气,但长远来说,如果行情中掺杂了过多的人为因素,那么短暂的行情后说不定存在着更大的隐患。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