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的肢体为什么会自割和再生

天然的或养殖的河蟹群中,常常见到一些螫足大小不等和步足特别细小的蟹,这是它们迷惑敌人、防御敌害的一种手段,是河蟹自我保命的一种生物保护适应性。

河蟹好斗是它的天性。它的一对灵巧高级的眼睛,能及时传递外界信息做好御敌或退却的准备;它身体和附肢上长的许多刚毛,能正确判断触及的物体的利害而采取不同的反映,它的穴居生活的习性是保护自身的一个独特的方法。

当它们在为争食、抢穴或遇强大敌害被咬住肢体时,能自动地把受伤或强烈刺激的螯足或一二只步足切断,迅速逃命。

丢肢保体,以御敌害,这种生物学上称作“自割”或“自切”的现象,是河蟹一种十分巧妙的逃逸本领。河蟹肢体自割,不会影响生命,因为它有“再生”的能力

当它螫足、步足自割后几天,断肢处会长出一个半球形的疣状物,逐步在其老节上新生出座节、长节、腕节和指节,老节先由一层皮膜包被,经几次蜕壳,不久皮膜蜕落,各节就向前延伸,形成新生的肢体,虽然小于原来的肢体,但它们有觅食、运动和防御的功能。

河蟹肢体自切有固定的部位,即在附肢基节和座节之间断裂,这样有利于从基节上进行再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