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母猪群胎次构建应当遵循:首生母猪占据20%;二生母猪为18%;三生母猪则是17%;四生母猪占15%;五、六、七各自为14%,10%,6%。此外,第八胎及以上的比例不超过5%。通过精心设计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优化繁殖资源配置。
一、早期孕检关键 在确保高效繁育的同时,提前识别未怀孕或流产的母亲,并及时对其进行重新配种,以减少因空怀而产生的人力物力损失。这可以通过使用先进设备如妊娠诊断仪来实现,即在配种后25-30天内检测是否有妊娠迹象。
二、严格监控发情与返情 为了提高成功率和降低成本,必须准确识别出那些处于发情期或返情期的母亲。在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之后,应密切关注这些动物,以便在最佳时机进行配种。此外,当场所没有妊娠诊断仪的情况下,要依靠经验和观察来识别返情者,并在适当时刻将其从其他组中抽取出来以避免混淆。
三、高效公猪查证 对于每只公猪,每天至少进行两次查证一次是在喂食结束后的半小时,再一次是在工作日结束前。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到每只母亲,同时也能迅速发现那些又开始准备受孕的母亲。对于公猪来说,最好选择年龄超过一年且性格温顺的大型公猪,它们会更加稳定地提供必要的情绪刺激。
四、降低非生产时间 母豚非生产时间包括了所有不处于怀孕或哺乳状态下的日子,这些时间往往被浪费掉了。大型养殖场通常能控制这一数字达到35天左右,而较好的场所能够维持40-45天,大多数情况下平均水平还远远不到70天,有些地方甚至无法达标,因为这需要高度专业化管理和技术支持以及良好的设施条件。
标签: 农业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