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眼前的七百多亩“速生杨”,心中满是期待和希望。这些树苗早已在土地上生根发芽,长势喜人,似乎随时都能变成现金。但就在此刻,他的梦想被打碎了,因为收购公司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合同无法履行。他不得不求助于周围的人,但无一能够帮助到他。
去年3月份,他与西安国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速生杨定向育苗造林合同”。这是一份双方都信誓旦旦的合同,规定了违约后的赔偿责任。后来,他种植了793亩“速生杨”,一年后,这些树苗已经挺拔茂盛,多数达到了合同要求,只等国特公司上门收购。
但直到今年3月,那家公司仍以种种借口推诿,不予收购。那天,他们的主要领导在靖边发生车祸,由于董事长、经理、副经理等身受重伤,该公司以业务瘫痪为由拒绝履行合同。这让他和其他300多户村民感觉前所未有的绝望。
据了解,他们共计投入90余万元,但是等待着的是一笔沉重的债务。而那家公司没有按期履行收购合同,使得他们感到被骗。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即使有补充合同,也只能得到部分款项,而且还要等到明年的3月31日才统一带根收购,并且每亩只支付1000元。此外,还有500元已经到位,而剩下的将在9月底前付清。不过,这个承诺是否能够兑现,让他们感到怀疑。
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白纸黑字的合同都靠不住,口头上的承诺怎么敢相信呢!”
标签: 农业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