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桃树种植秘籍:管理技巧全解】在大连地区,大规模的桃树种植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管理不善,导致产量下降甚至完全无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品种选择、修剪整形、土肥水管理、温湿度调控、花果处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高效地管理大棚中的桃树。
选址建园
选择交通便利,无污染源的地块,并且地势平坦能灌能排,避风向阳,土层深厚且肥沃(PH值4.5~7.5,最好为5.5~6.5)。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建园,一是春季栽培后留出建棚位置秋季建棚;另一种是在已建好的棚内进行栽培。
品种选择
当选品时应考虑以下条件:矮小的树体、高密集的果实、大粒径、高自花率和适应弱光照、高湿度环境的优质品种。例如,毛桃可选春雪和春艳;油桃则有中油4号、金辉、中油16号等;蟠桃则有早露蟠和早油蟠等。
定植
根据所需树型选择不同密度,如1m×1m或1m×2m。大棚一般采用南北布局,将桃树定位东西成行,以后的间伐取决于其生长情况。使用一级壮苗,每株距离35cm以上,有35cm以上深度的定植穴,用覆膜保护并立即浇水。
土肥水管理
利用覆盖膜改善土壤状况,在7月20日前进行少量多次施肥与灌溉促进营养生长。随后减少施肥以促使营养转变至生殖阶段。在新枝长至20-35cm时追施氮类化合物,然后每隔15天再施一次直到7月底,再喷磷酸二氢钾。此外,在8月底至9月初加入腐熟有机肥或菌剂进行秋季施用,并在硬核期及膨胀期各补充复合肥或专用植物食品。
水分供应主要依据墒情决定,同时注意果实膨胀期保持均匀稀释以免裂果。
整形修剪
通过整形修剪实现良好的通风透光效果,其中包括开心形侧枝与主干Y形结构,不留侧枝,只保留结果枝定植当年两侧40cm及中间50cm定干新枝萌发后保留主枝,其余30-40cm处掐尖再次萌发25-30厘米处再掐尖。此外升温前疏除过密弱病虫支 枝坐果后调整吊架疏导增强光合作用提升口感采收后及时修剪促进新枝增长按空间合理确定保留数量。
温湿度控制
6.1 休眠期:
10月下旬开始进入低温休眠状态(0℃~7℃),若自然休眠不足冷量,可实施强制休眠,即白天降低温度晚上增加棉被遮挡保证休眠。
6.2 生产期:
达到冷量要求后逐步升温,关键指标为质量和大小。
完成生产周期在4-5月期间,可以预计采收时间与品种特性结合计算升温时间,上述温度控制循序渐进直达25℃夜间不低于7℃湿70%到开花; 开花期间白天18~22℃夜间8~10℃平均12~14℃湿50%; 果实成熟阶段24~26℃湿50%.
7 花果管理:
常规使用蜜蜂授粉,一箱放入一亩土地,每株最佳授粉时间在开放第一、二朵花时。一手人工辅助授粉通过轻吹风扇推动授粉,或踢脚促进运动。当决定留下的果数基于单株健康发展状况,一般长条子叶部落剩下2个3个短条子叶部落剩下一个或两个最弱部分可能省略全部含有的所有分支供食用的结果而置之不顾
8 病虫害防治:
大厅内部病虫害发生较少但仍存在穿孔病蚜虫红蜘蛛危险。生物防治物理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疾病侵袭模式经济阈值科学应用化学方法有效控制病害穿孔症状出现可用于中生成菌素800倍液处理蚜虫使用吡啶乳油2000倍液红蜘蛛则可以应用锡悬浮剂2000倍液或者克螨特2500倍液处理此法可确保最大限度保护作物同时保障农民利益
标签: 农业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