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确保在冬季进行大白菜的贮藏工作。我选择那些叶色鲜绿、含水量适中且生长周期较长的中晚熟品种,并在小雪前后进行收获。为了避免机械损伤,我会尽量手工收获,去除病弱或未成熟的部分。在没有强冷风的情况下,我会将收获的白菜置于阴凉处晾几天,以便降低温度并减少水分,从而防止初期烂窖。
我的贮藏方法包括窄沟埋藏法、窖藏和室内贮存法。对于第一种方法,在易于取用的地方,我挖一个深40-50厘米(比白菜高4-5厘米)、宽1米的小沟,将白菜根朝下紧密排列,然后覆盖2-3厘米厚的地面土层。随着气温降至0℃左右时,我再次覆盖细土,使最终地面厚度达到30-40厘米。此外,每当强寒流临近时,都要抢在其到来之前再次覆盖。
第二种方法是做出一个地下活窖,南侧设有门口,双排垛共六七层。当初入窖时,全天开启窖口和通风孔,但10-15天后开始倒菜一次,随着气温持续下降逐渐封闭通风孔,只在晴朗午后打开通风孔。
第三种方式是室内贮存,其中我先让白菜晾干数天直到气温降至零以下,再将其移至室内较为凉爽的地方堆放。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立即倒垛并去除烂叶。
在整个冬季管理期间,要保持“立冬”与“大雪”之间的窖温维持在0℃左右,同时利用夜间自然通风以缓解温度,并定期倒翻以保持空气流动性。在“大雪”后的冷季节,每隔15-30天就倒翻一次,而到了“立春”,则需注意防热防冻,并继续通过夜间和早晚多通风来维护环境稳定。此外,还需要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导致温度升高,以及及时清理烂叶。
标签: 农业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