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升温的全球变暖下,农业成为了最为敏感的领域。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背景下,农民们不得不直面着生产的诸多挑战。
正当我们在宣传着科技革命的转变和无人机智慧农业的利好消息时,却很少有人提到农民的认知水平甚至反对态度。大多数农民对于所谓的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感到陌生,许多人在听到就开始抵触,甚至表现出异样的眼神。他们认为这些话题与自己的生产息息相关,但实际上却毫不在意。因为在他们看来,那些从天上一掉下来的某个“高大上”的词根本和自家的庄稼无关。
然而,实情却是相当严峻的。近年来,极端气候已经开始出现,暴雨和旱灾等自然灾害不仅频发,且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旱灾对小麦、玉米、稻谷等的影响非常明显。农民们普遍反映,如果今年不是得天意的雨水充沛,惨不忍睹的农荒将不可避免。
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难道还能对未来表示游离吗?政府与大大小小的产业组织都投入了巨大的力量,致力于农业科技革命的研究与应用。不同类型的耐旱、耐寒、耐盐、耐碱等试验品种陆续面世,最新的气象预测技术以及新型生物农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一项日益走红的智慧农业技术似乎为农民们的生产带来了一些曙光,光看这些消息,我们好像已经拥抱了一片繁荣的未来。
但事实上,这些科研成果背后所需耗费的成本不完全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和部分机构的推广。在现实中,农民们对于这些突破性的成果的接受程度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像农药、肥料、种子等很多农产品的生产确实存在诸多问题。然而同样的,当农民得知一些农业产品有N新科技的支持,他们的矛盾心理或者对不确定性的反感却很强烈。有的认为这必然是一种伪科学,有的则觉得这是一种过分夸大的宣传,使得从业者并不一定会马上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
在这里,我们应该提醒这些农民,现实的农业生产状况已经没有任何可迟延的理由。需要在更大的平台上传递更精准的农业科普动态,将农民的观念逐步转变。政府机构需要引导创新和科技的发展,促进机构之间的首尾连接;而农民们也要有文化素质的自我提升。我们相信,适应必随着时代而来,新型的农业科技和农业文化也必将走向更加开放、前卫的发展。
标签: 农业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