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当归年收五万采收与加工的秘密之谜

本品乃伞形科植物当归之干燥根部,具显著的药用价值。

其产地主要分布于甘肃岷县、武都、漳县、成县及文县等地,此外云南、四川、陕西以及湖北等省亦有所产。其中,主体为通过人工栽培而获得。

在这些产地中,当归采收通常在秋季末期进行,采挖后需经过一系列精细的加工程序,以确保产品质量。在此过程中,将除去那些多余的须根和泥沙,并在水分蒸发至适量时,将其捆绑成小束,再运往上棚进行烟火熏制以达到慢炖式的干燥效果。

从外观来看,当归呈现略微圆柱状,其下部支撑着3至5条或更多数目的支根,其长度可达15至25厘米。表面呈现黄棕色至棕褐色的纹理,上方刻有深邃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而根头(即“归头”)直径介于1.5到4厘米之间,具有明显环纹,上端呈圆钝形且带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残迹;主根(称作“归身”)表面凹凸不平;而支根(又名“归尾”)直径0.3-1厘米,上端粗壮渐向下端细化,有少数留存须根痕迹。

当回收集时,如果能找到主根部分较粗大且油润外皮颜色为黄棕色,同时断面为黄白色且气味浓郁,则被认为是优质产品。但如果柴性过大并伴随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现绿褐色,则不能作为药材使用。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