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那片七百多亩的“速生杨”树林,它们早已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这些树苗不仅具有早期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种类和品种多等特点,而且容易杂交、改良遗传性,甚至可以无性繁殖,这些都使它们在集约栽培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知道,这些“速生杨”的价值将很快转化为现金,但就在这时,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我们的计划。
去年3月,我所在的延长县黑家堡镇与西安国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涉及“速生杨定向育苗造林”的合同。这个合同明确规定了双方违约后的赔偿责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300多户村民辛勤地照料着793亩的“速生杨”,一年后,它们已经成熟,满足了大部分合同要求,只等待公司上门收购。但是直到今年3月,那家公司仍旧以各种理由推搪,不愿意履行承诺。
最终,在3月29日,该公司的一位主要领导因车祸受伤,并且由于业务瘫痪,他们拒绝履行合同。这件事让我们所有人的希望彻底破灭。据了解,我们共计投资90余万元,但当我们准备将全部手续办理完毕时,那家公司却不知何时从信用社提取资金,使得我们的树苗没有卖出去,却又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国特公司没有按期履行收购合同,让绝大多数种植户感到被骗。而随着他们主要领导成员发生车祸,更让我们失去了任何希望。不过,我们之后又与他们签订了一份补充合同,他们决定明年3月31日前统一带根收购,同时每亩支付1000元资金。目前已经有500元到位,而董事长张乐承诺,将在9月底前完成剩余款项,并表示会考虑明年的收购价格,以保证我们不吃亏。
但是,就算是这样的补救措施,也让很多人对未来持怀疑态度:“白纸黑字的合同都靠不住,口头上的承诺怎么敢相信呢?”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