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 专家组团为小麦治癌-

虽然办公地点在北京,但为了小麦茎基腐病的研究,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昊近一年已经往新乡县跑了20多趟。

5月22日上午,张昊再次来到位于新乡县的植保所新乡试验基地,手持话筒,走入麦田,认真为观摩团介绍所里“小麦茎基腐病灾变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的进展。张昊是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之一。

当天,小麦茎基腐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示范观摩与交流培训会召开,来自种植业管理司、科学技术司、中国、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的150多名专家与代表参会。

“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土传小麦病害,收获期易导致成片枯白穗,对产量影响非常大,有小麦‘癌症’之称。”张昊告诉记者,小麦茎基腐病是我国新发、突发的植物疫情,近5年在广大麦区特别是黄淮海冬麦区、内蒙河套春麦区呈持续扩散态势,年均发生面积突破1亿亩、产量损失超过35亿公斤。

并且,在小麦茎基腐病的研究和防控工作中,尚存在“规律不清、测报不准、品种不抗、药剂不灵、认知不足”等科技问题。

植保所设在新乡县的新乡试验基地,目前已经积累了60多年的病虫害系统调查数据,建立了病虫害发生原始数据库、监测数据库、种质资源抗病虫鉴定数据库等,国内资料最完整齐全。新乡县,也是中原农谷“一核三区”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豫北地区也是小麦茎基腐病的高发地区之一,将对它的研究设在新乡县十分适合。”张昊介绍。

为小麦治“癌”,刻不容缓。依托新乡试验基地,中国及时启动和实施了重大科技任务“小麦茎基腐病灾变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通过协同攻关,基本查清我国小麦茎基腐病灾变规律的同时,成功筛选出一批小麦抗病品种和高效杀菌剂,并提出“内调外疗、上控下促”的病害综合防控策略以及“两种一晚一喷”(即抗病良种、药剂拌种、适期晚播、返青期喷药)的综合防控技术,对遏制小麦茎基腐病暴发成灾,保障小麦生产安全成效明显。

田间观摩后,交流会召开,大家继续深入研讨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以及目前小麦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组团”出招,会商提出了重大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策略与关键技术。

“参会人员来自不同麦区,涉及多个部门,这为小麦茎基腐病绿色防控的教学、推广,以及科学防控病虫灾害、确保小麦稳产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交流会后,张昊难掩兴奋。


新闻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2034358955278885/?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716435752use_new_style=1req_id=202405231142312C97F1406BC63E7200EDgroup_id=7372034358955278885share_token=BB63BA72-B5AF-4CC0-BE27-91C15B6DBFFF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source=m_redirectwid=1716453759540


下载本文pdf文件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