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种植的苗期管理
由于豌豆的种子小,顶土力弱,因此在苗床中加入10%左右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特性,减少病菌侵染,促进生根发芽和出苗。
在出苗后保持土壤湿润,以少浇勤浇为原则,当幼苗长至5-6厘米时施以腐植酸水溶肥料,每亩用量1-2公斤,接着当幼苗长至10厘米高时再施一次,每亩用量2-3公斤。
喜欢满地腐植酸叶面肥800倍液,可以加强营养、促进茁壮成长,并预防病弱。
豌豆定植、缓苗期管理
定植后的缓苗期要保持适度浇水,不断供给足够的水分。当新叶出现、新根显现时,要适当中耕、断根,有利于新根增生和心叶分化加速。
骨质形成后应结合浇水进行随水冲施腐殖酸肥,加速新根多发。
营养生长期管理
芹菜营养生长是形成产量关键时期。蹲盆结束后集中施肥促进营养增长。芹菜吸收能力较弱但耐受力强,一般需要超出其吸收量两到三倍才能完全利用。此期间应注意温度控制,最低不宜低于15℃,白天可稍微升高20-25℃以促进同化作用,但晚上降温20-22℃避免过热或过凉。阴天放风排湿,对气候变化敏感。
肥料供应与钾素合理配比
在此阶段主要使用氮类肥料,以磷钾为辅助。在早期底部施以磷类肥料,在后续不再补充,以避免影响氮类吸收效率。
钾素对提高品质有积极作用,可增加光泽减少纤维,使芹菜更美观,从而提升产品质量。追补硝酸钾每667平方米需4~5公斤,但需谨慎防止过量,因为过多会抑制硼及钙的吸收引起干心病等问题。
标签: 农业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