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瓜整枝技术未来最有前景的创业项目见证种植者变身为成功企业家

在冬春茬的栽培中,白兰瓜的种植者有时会采用中晚熟品种,以母蔓作为主蔓,并通过多层留瓜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提高产量,但在瓜还未成熟的时候将底瓜摘掉,这样做会影响上层瓜的生长和坐果,从而降低了整体的质量。相比之下,采用其他整枝技术可以更好地平衡产量与品质。

对于早熟品种来说,它们通常单果重不超过1.5千克,成熟期大约为35-42天。在不同的栽培季节和环境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整枝方式。例如,在冬暖大棚中的冬春茬栽培,可以选择以母蔓作主蔓、单蔓双层留瓜。这意味着在母蔓11至14节处留下第一层的一根瓜,而在20节以上的地方再留第二层的一个或两个瓜。这一策略既能提前收获,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效益很好。

同样,在拱棚中的春季早熟栽培,可以使用以双子蔓作主蔓,一次留双子的方法。在幼苗长到五片真叶后,将其心部切除,然后选择两条长度相当、生长势强劲的小子作为新的主干,每个小子上分别留一个6至12节之间的大型果实。此法虽不能像冬暖大棚那样频繁多次保养,但由于拱棚内光照透气良好,即使密度相同,也能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同时保持每个支节数量较少,从而增加每株植物所产生数量可观的地面面积,使得早春季造价显著提高。

此外,在秋季延迟栽培期间,特别是在温暖的大棚环境中,最理想的是采用以子为主、单刺单果的整枝手段。在幼苗四到五片真叶之后,用锯齿刀切除所有侧节,只保留最健壮的一条细小但仍然充满活力的直线从土里抽出成为新生的“子”,并让它在地面上继续向前伸展直到10至15節左右,然后授粉并让其发育成一个最大可能重达1.5千克以上(即晚熟品种)的巨型水果。这样可以确保高产同时也不会失去佳肴之美。

总结来说,对于白兰瓜中的晚熟品种,其特点是单果重超过1.5千克,成熟期一般需42至50天。在拱篷里的春季早收和温室里的秋延迟播植时,可采取与早生产者类似的策略,或尝试一种独特的手法:用母节作为主要支柱,再一次只放置一颗水果。但若是在温室内进行快速发展,则应该使用具有特殊价值且适应性强的变革方案,即父代为主要支柱,将两颗对称位置上的孢粉分散到不同部分,让它们各自独立成长成为2颗紧邻但大小均等或者几乎完全同步发育出的巨型水果,这样的安排既能确保提前收获,又保证了产品质量和总体收入。

标签: